23:26
紅四軍作為一個武裝集團,在四面白色政權包圍之中,物質生活極其菲薄,戰斗又十分頻繁,但部隊始終“仍能維持不敝”。靠的是什么?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紅四軍創造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工作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是紅四軍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則。為了實行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毛澤東采取了組織與思想兩方面的措施。在組織上,當秋收起義部隊來到三灣時,就主持了著名的“三灣改編”,把黨的支部建在連上,班排成立黨小組,連以上設立黨代表,營以上建設黨委,從而使黨對軍隊的領導有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在思想上,主要是加強對軍隊的思想教育工作。毛澤東本人就是做思想教育工作的楷模。他給教導隊學員上課,給袁文才地方武裝部隊戰士講課,給四軍戰士講政治形勢和革命宗旨、性質,詮釋“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問,從而極大地鼓舞了紅軍指戰員的信心,增強了他們的斗志。
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紅色政權,這是紅四軍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從1927年10月起,毛澤東就把群眾工作作為一項重大事情來抓。是年11月間,工農革命軍攻克茶陵城。當時,團長陳皓等人不做群眾工作,整日迷戀花天酒地,毛澤東知悉后,立即指示部隊要以發動群眾為目標,幫助地方建立赤衛隊和工農兵政府。當陳皓等人叛變陰謀敗露后,毛澤東又在寧岡礱市向部隊宣布了“三大任務”,其中第三條就是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1928年1月,工農革命軍攻克遂川后實行的分兵,目的就是為了發動群眾。在以后紅軍每攻克一處城地,都把做群眾工作擺在首位。正是由于把做群眾工作作為紅軍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根據地割據區域才得以迅速發展。
紅軍內部的政治工作,主要是進行政治訓練。這項工作由各級黨代表按照《黨代表大綱》的規定組織實施。同時,舉辦不定期的訓練班,培養政治,提高受訓人員的政治工作水平。據陳毅在《關于朱毛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中記載,紅四軍的政治訓練,主要有七種方式:(1)講演。由黨代表或軍事首長召集全體戰士講話,進行生活批評,或作政治報告和工農運動概況報告。(2)講課。軍隊如有3日以上的休息,則由黨代表每日向部隊上一小時的政治課。每月講授的課程均有計劃,有大綱,內容連貫,使紅軍能學到系統的政治常識。(3)早晚點名講話和呼口號。內容是對當日士兵生活的批評,對次日行動的簡短動員和布置。(4)每次作戰或進行群眾工作以后,組織部隊總結工作經驗教訓,使紅軍受到生動實際的教育。(5)開展識字運動。如教紅軍戰士認識革命標語,并講解其政治內容,使士兵從中受到教育。(6)組織紅軍參加群眾大會,舉行各種紀念會、聯歡會,使戰士得到政治教育。(7)在士兵委員會內,將士兵編成若干小組,開展對政治問題的討論和對工作的批評。
紅四軍的上述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政治工作,對部隊政治素質的提高起了重大作用。正如毛澤東所言:“經過政治教育,紅軍士兵都有了階級覺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權和武裝工農等項常識,都知道是為了自己和工農階級而作戰。因此,他們能在艱苦的斗爭中不出怨言。”
紅四軍除對內對外做好政治工作之外,還要利用戰斗空隙之際,進行必要的軍事訓練。軍事訓練的目的,在于提高紅軍士兵的軍事技術素質。
當時,紅軍的組成有六大部分:一是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二是參加秋收起義的國民政府警衛團;三是平江、瀏陽等縣的農民武裝;四是湘南暴動后上山的湘南農軍;五是國民革命軍江西、湖南的投誠部隊;六是邊界各縣的農民地方武裝。經過長期的戰斗,部隊兵力損失很大,前三項只剩下三分之一,湖南農民也傷亡很大。雖然,前四項“至今還是紅軍第四軍的骨干,但已遠不如后二項多”。并且,按常規,“普通的兵要訓練半年一年才能打仗,我們的兵,昨天入伍今天就要打仗,簡直無所謂訓練。軍事技術太差,作戰只靠勇敢”。所以,進行短時間的軍事訓練,就顯得非常重要。
紅四軍的軍事訓練,主要采取四種方式:一是日常操課。由參謀長或軍官制定日常操課表,按日實施,操課注重傳令、偵探、警戒、瞄準等基本常識及野外實習。二是作戰后或月末進行講評。由軍事首長報告作戰經過并指出戰斗中的優缺點。三是進行實地訓練。如戰士值勤時,由軍官實地傳授有關軍事知識。四是專題討論。由各級負責軍官召集各級軍事會議,就某個專題進行報告討論。
加強軍事訓練,提高軍事素質,在井岡山斗爭初期就已開始實施。早在1927年10月中旬,當工農革命軍沿湘贛邊界游擊到酃縣水口時,就在松山壩進行過實彈射擊的軍事訓練。12月,毛澤東和前委又在寧岡礱市創辦了第一期軍官教導隊,呂赤任隊長,陳伯鈞、陳士榘、張令彬、袁炎飛等任教員。教導隊里既學政治、又學軍事,每日“三操兩講”,實地傳授軍事技術,講授戰略戰術。后來,雖因敵人的頻繁“進剿”而停辦,但到1928年11月間,又在茨坪續辦了一期。這兩期教導隊的開辦,為軍隊和地方培養了大批的軍事和指揮人員,促進了井岡山根據地的創造與發展。
井岡山時期紅四軍的游擊戰術、政治工作和軍事訓練,是中國人民軍隊建設的良好開端和光輝典范。周恩來曾盛贊紅四軍建設的經驗“在中國‘別開生面’,在過去所沒有看過的”。這些寶貴經驗,對當時全國其他根據地的紅軍建設,都產生了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