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5
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最珍貴的家產(chǎn)是一擔皮籮(即籮筐)﹐里面裝著文房四寶﹑文件書籍以及冒著生命危險從敵人那里繳獲來的報刊。毛澤東走到哪里﹐當年的警衛(wèi)員﹑后來的共和國少將龍開富﹐就把這擔皮籮挑到那里。解放后﹐龍開富跟部下開玩笑說﹕“主席的著作不光是他老人家寫出來的﹐還是我挑出來的喲﹗”
原來,龍開富是湖南茶陵人,原本姓譚,因為家里窮,被母親過繼給了舅舅,十幾歲時參加農(nóng)會,在分地主的浮財時,用一把殺豬刀捅傷了地主家的少爺,后來為了參加革命,去過廣東和武漢,都沒找到革命隊伍。后來,又回到茶陵東邊的井岡山下躲起來,直到秋收起義的隊伍到了。”龍開富到了隊伍上后,別人說他身體差,不能作戰(zhàn),就當炊事員。
毛委員看到新人來了,就問:“你是哪里人呀?”他說:“我是茶陵人。”毛澤東一聽很高興,說:“咱倆是老鄉(xiāng)呀。”原來,在明、清時期,茶陵和湘潭同屬于長沙府。龍開富又把當年的農(nóng)會介紹信拿給毛澤東看,毛主席說:“你是農(nóng)會的,又敢斗地主,很勇敢、有出息,就留在我身邊吧。”
龍開富的任務(wù)就是挑擔子,兩個皮籮里,一頭裝著前委的文件、印章和底稿,另一頭裝著毛委員的文稿和書籍。看著別的警衛(wèi)員挎著槍,自己整天挑擔子,不拿槍,不打仗,龍開富心里不高興了。毛澤東聽說了,就跟他說:“小龍,你這是給我當勤務(wù)員。你和其他人一樣,都是我的警衛(wèi)員。你要把文件保管好,照樣可以入黨。”
從此,龍開富責任心大增。毛澤東還給他一個任務(wù),讓他找書找報紙,有一次,毛主席拿著龍開富等人找來的《三國演義》,高興得不得了,說:“撥開云霧見青天,快樂不可言。”
給毛委員當“書童”的龍開富大字不識幾個,但是他牢記毛委員讓他找書的教導(dǎo),每到一地,他就去裝書、挑書,有時候回來毛委員打開一看,全是些學(xué)生練習(xí)本,還有一次,毛委員對他說:“小龍呀,這不是書,這是田畝書冊,是人家收稅用的,你這個小孩真是,你沒文化不行,我來教你文化。”當時的井岡山,紙張非常缺乏,毛委員就把他抽完的香煙盒收集在一起,然后再把煙盒裁成方塊,上面寫上字,讓龍開富他們幾個警衛(wèi)員來認。
后來,中央紅軍長征,包括龍開富在內(nèi),共有九名戰(zhàn)士幫毛主席挑文件、書稿,可是到陜北后,只剩下他和另外一個人,其余的都犧牲了,龍開富后來嘆息:“如果他們不犧牲,毛委員文稿留下的更多,《毛澤東選集》也不止五卷。”
龍開富后來回憶說,毛主席是他一生中最好的老師,從毛主席那里,他學(xué)到了文化,學(xué)到了馬列主義。
革命工作,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沒有任何高低貴賤之分。在革命戰(zhàn)爭如此,在社會主義建設(shè)時期也一樣。而且,不僅公務(wù)員如此,普通人也應(yīng)該如此。只要用心去做,盡職去做,平凡的工作崗位也能締造不平凡的人生。
上一篇:朱軍長怎么成了“伙夫頭”?
下一篇:曾志魂歸井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