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
盡管攻吉計劃一波三折,但是一經特委提出,首先得到廣大群 眾的熱烈擁護。特別是南路,在南路總行委的領導下,他們如此迅 速地動員起來,不僅過去有斗爭的地區起來了,就是過去沒斗爭的 地方也自動組織起來,使赤色區域擴大到方園“三四百里”。所組織的赤衛軍縱隊,每隊有5、6千人,下設快槍隊,土炮隊,土槍隊,梭標戈矛隊,救護隊,交通隊,給養隊,偵察隊。這些隊伍沒有一天不進行武裝操練和武裝檢閱。并在行動委員會的指導下,實行赤色戒嚴,斷絕贛江交通,殺土豪劣紳;在炮火中幫助紅軍作戰,救護紅軍傷員,架設水中浮橋,用土槍土炮、刀戈長矛與反動軍隊進行英勇戰斗,展現出一幅幅宏偉壯烈的群眾斗爭場面。
遺憾的是,當南路的攻吉斗爭開展熱火朝天的時候,北路行動 卻冷冷清清,除了紅3團已按計劃進攻安福楓田外,北路群眾至今沒有動員起來,出現南、北兩路像剃頭挑子,一頭熱,一頭冷。
北路出現這種情況,使劉士奇又著急,又自責。他深知,自他 今年年初派往紅4軍工作因交通阻隔被留在贛西特委工作后,由于時問短,加之接任特委書記工作繁忙,常常一人“唱獨腳戲",很少深入下去,下面也少有報告上來,許多情況他不了解,解決問題又不及時,因此受到來自下面不少的批評和責難。就拿此次布置攻吉行動來說,他身為攻吉行動總指揮,對北路行動考慮不周,布置不力,派往北路指導行動的毛澤覃同志,因病未能深入下去發動群眾,也沒結合實際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攻吉計劃,只在會上作一般動員,強調“八天準備,十天行動”,以致北路攻吉行動滯緩。他覺得,這固然與當地黨的指導機關平常沒有日常斗爭有關,但作為特委代理書記、攻吉行動總指揮,自認為有責任。
他正要派人補救,省委巡視員江漢波提出去北路巡查,主動挑 起指導北路攻吉行動的擔子,這使他如釋重負。雖然出于認識,江 漢波對攻取吉安一直心存疑慮,甚至剛剛還在提出質疑,但是作為 省委巡視員一他的頂頭上司,在攻吉緊要關頭能挺身而出,為他 分擔責任,使他十分感動。為了配合好巡視員此次行動,他抽調3名強有力去輔佐他,并跟他詳細介紹了北路情況。可以說,他對江漢波此次巡查北路充滿期望。他想,只要北路像南路一樣,把農民群眾充分發動起來,配合紅2、3團攻下峽江、吉水,攻取吉安就大有希望。
那是一個白霧彌漫的清晨,劉士奇早早起床為省委巡視員一干 人送行。波紋綿長的富水河在靜靜流淌,輕輕地吟唱。走在河岸邊 的劉士奇一路叮嚀著,叮嚀巡視員一干人到了北路,千萬要重視爭 取群眾。他告訴他們,毛澤東曾經說過一句很重要的話,說每個共 產對“爭取群眾”的觀點,要像和尚念“阿彌陀佛”一樣,隨時都念叨“爭取群眾”。他接著說,北路延福的那一班“長官”們,正在利用封建宗族關系同我們搶奪群眾,我們要針鋒相對,孤立他們,使他們在群眾中漸次失勢。只要把北路農民群眾爭取過來,投入到攻吉行動中去,做到南北夾擊,攻取吉安才有保障。
巡視員望著劉士奇,說:“好啦好啦,你的話說了一百遍,快成老太婆了。我們記住就是了。”
來到村頭的樟樹下,他們見白霧籠罩的草坪上站滿了一排排暴 動隊員。隊伍前,有上百人圍著南路行動委員會暴動總指揮曾炳春 在鬧鬧嚷嚷,爭吵著什么。劉士奇和巡視員走過去問發生什么事, 曾炳春好容易才從人群中擠出來,報告說,赤衛軍縱隊今天掃除敵 人外圍,攻打張家渡,大家天亮前就燒火做飯,全體在樟樹下集合。可是個中隊清點人數時,發現多出了上百人。
曾炳春用手指了指很無奈的說,“你看就是他們聽說暴動攻城,都主動跟來參戰。我怎么勸也勸不回去。”
一個老漢突然站出來大聲疾呼:“如今靖衛團被打垮了,豪紳地主逃到吉安城里,借國民黨軍閥保他們的狗命,好日后反攻,右回我們的政權,我們能答應嗎?我們要打到吉安去,徹底消滅這些反動派,才能永遠過上好日子,你們說對不對?”
“對!我們一定要打到吉安去!”
他們隊伍的人個個摩拳擦掌,同聲呼應。劉士奇往這個人群中看,雖然當中大多數是老人、婦女、兒童,但一律抬頭挺胸,士氣飽滿。不同的是,他們每個人手里所拿的武器各異,有梭標,虎杈,禾槍,扁擔,還有棍棒,菜刀...
劉士奇有些動容地拍了拍總指揮曾炳春的肩膀,說:“好樣的,都是好樣的!”回過頭不無感慨說,“懷萬,開初提出攻取吉安,我只朦朧感到順應了農民群眾的要求,但事實使我始料不及,竟是如此地爭取了廣大群眾,心靈的確受到震撼!”
巡視員點點頭說:“是啊,連老人、娃娃都主動參戰,可見群眾發動的廣度和深度啦。”
劉土奇說:“如果北路群眾像這里一樣就好了。懷萬,就得辛苦你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