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9
商會執委李成蔭和李志輔一心想挑起商店老板和學徒工之間的矛盾,以此來向縣黨部示威,壓倒朱亦岳,料不到弄巧成拙,反被工會羞辱了一場。二人痛定思痛,日夜坐在一起商議復仇之計,研究來研究去,決定一方面派人到廣州去,找軍政府告狀申冤,另外召集人組織一個新黨部和新農會,另立山頭,堅持對抗,不獲全勝不收兵。最后決定,李成蔭對蓮花情況熟悉,留在家里組織新黨部和新農會,李志輔立即動身赴廣州投遞訴狀,爭取先在政治上占據優勢。李志輔接受任務之后,立即邀請了幾位精通詞訟的老先生,關起門來寫狀詞。經過幾晝夜的努力,終于將訴狀詞寫好,名目為“蓮花李志輔報告共產朱繩武等人活動情況請求清黨請愿書”,內容如下:
為罪大惡極之共產黨,利用工賊土匪,實行擄掠淫殺, 謹將經過痛苦逐一陳述,懇乞迅予撲滅,以解側懸事。
竊蓮花民氣,素來純厚,社會秩序頗覺安寧,因共產 朱繩武、朱宗云(朱亦岳)、李鳴鑾、陳競進、李偉、
朱義祖、劉樹忻等人摻入縣黨部,把持黨權,組織各種工 作,慣行搗亂地方,而害最烈,被禍最劇者,莫如商會。 去歲古歷十一月間,該逆黨等唆使店員工會職員朱發堅、 李中山等提出苛虐條件,務使商界破產,稍有拂意,即聚 眾強迫繩捆福康店主顏馥華游街示眾,百端羞辱。幸一區 分區農友極力救護,始得解脫,本年農歷二月間,復唆使 青年工會執委李志仁,朱章保等,又提出苛虐條件,要求 店主承認,限二十分鐘答復,職會為維持商人利益起見, 礙難予以圓滿認可,乃該逆黨工會常委朱繩武等及縣黨部 執委朱宗云等,遂率工會糾察隊百余,右擁入職會,繩命 李成蔭游街示眾,送縣拘留,以至全城商市停止營業,不 勝赤色恐怖。一區分區農友見此危狀,不得不再出維持, 當派代表向該逆等忠告并請釋放成蔭。朱繩武、朱宗云等 指為反動,調集保安隊隊長毆辱農協代表,一區分區農友 見此狀況忍無可忍,當時逆黨朱宗云亦捆吊游行,藉以懲 一戒百,并函請各區忠實,從速改組,務將寄生謡賊 凈盡鏟除,以上經過各節,曾由職會及一區分區農協分別 電呈。
總司令部各在案,該逆黨等知離間威迫諸陰謀難斷吾 黨聯合民眾之戰線,只得率各工賊及羽翼退至萍鄉,伙同 該縣共產之工會糾察隊及出沒綠林之匪首楊錫棋(楊良 圣),并賄賂了保安隊長梅紹仁,司務長賀卓群,暗地內 應,于古歷三月二十七日晝夜,潛入城內,四處開槍射擊,
當將常委李成蔭(已否被難當未可卜)家產及鋪號協昌隆, 并職委鋪號廣源祥洗劫無存,其余同原和、同德祥,和記 等店均被封閉,一區分區農協及職會會場俱被搗毀,總理 遺像遺囑亦被扯碎,同時又傷害郵電局長余勁芳頭部,及 劫去銀物各項,并逮捕一區分區農協執委李秋生、李日茂, 會員李秉順,李律召四人,慘用苦刑,擅行槍決,嗣復捆 吊各店主及地方稍可小康者,勤交田業資本,實行共產, 而又慮縣內純正不肯附和,遽加反動派頭銜或土豪劣 紳名目,派槍四出搜索劫掠,以至吾黨忠實,魚潰多 散,究竟被難人數多寡,相隔遙遠,無從調査,惟朱遠錚 同志已遭毒手,現尚拘留吉安,未知已否槍決,罹此禍殃, 曷禁慘凄,甚至對我革命領袖蔣總司令任意污蔑,標語打 倒,至武漢偽政府反通電擁護,喪心病狂一至于斯。查蓮 花偏處山隅,不利交通,以至商業一途實難發展,且頻年 駐扎軍閥軍隊,拉夫借款,幾呈破產狀況,今復被該逆黨 蹂晡備至,苦我商請愿,適至贛縣,幸逢北路總指揮兼新 一師師長錢,副師長蔡,奉令清黨、欣慰至極,但蓮花民 眾正在水深火熱之候,若不迅將逆黨鏟除,竊恐摧殘斫喪 復斫,喪勢必至,不可藥救,為此除向總司令部呈請派隊 進剿外,謹將經過痛苦逐一論述,懇乞鈞府垂憐民眾,立 將共產黨朱繩武等概行撲滅,黨國前途實利賴之,謹呈南 京國民政府。蓮花縣商民協會常委李志輔(現住贛縣城內 高書街硝磺局內),民國十六年五月二十九日。
上述狀詞投呈時間是1927年5月底,事實上,蓮花商會派出的請愿代表,上年就出發離開了蓮花。原先準備到南京去,后來聽說北伐軍總司令部設在廣州,李志輔等于是轉道赴粵。來到贛縣,已是五月初了,時過境遷,請愿書一再修改補充,已非原先面貌。實際上就在遠不到半年的時間,國內國外、縣內縣外,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件上敘寫的人和事,很難交代清楚。1927年3月,蔣介石的軍隊進駐上海,3月24日,共產黨參加領導的北伐軍第六軍、第二軍未敗敵軍,反敗南京,蔣介石利用總司令的職權,命令第六軍,第二軍開赴江北,調嫡親部隊進駐南京。4月初,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同剛回國的汪精衛在上海舉行反共的秘密會議,蔣介石主張用暴力手段“清黨”。接著,4月12H,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收繳工人糾察隊的武器,捕殺工人和共產。隨后,廣東、江蘇、湘江等地也相繼發生反革命大屠殺,18日,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反革命的“國民政府”(這就是李志輔 “請愿書”原先的送呈單位),同武漢國民政府相對立。同時,奉系軍閥和蔣介石相呼應,也在北京捕殺共產學員(所以李志輔建議要在蓮花捕殺朱繩武、朱亦岳等共產)。為了更快地達到目的,李志輔分派一伙人赴南京,自己則趕赴廣州,將請愿書匿呈“總司令部”,走到贛縣,剛好碰到執行“清黨”任務的北伐總指揮。李志輔欣喜若狂。根據文件,我們現在還沒有找到所謂新一師的錢師長接到“請愿書”以后怎樣在蓮花“清黨”的證據,但是李成蔭一伙聽到蔣介石在上海制造反革命政變的消息以后,立即聞訊而動,在蓮花大肆制造血腥事件,瘋狂迫害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妄圖把蓮花的革命風暴消滅在萌芽狀態。
李成蔭首先邀請同伙,在縣城分建“黨部”,群眾稱之為“新黨部”。又利用家族勢力,在縣城李家大祠成立“李 氏農民協會”(即請愿書上所謂的一區分區農會),網羅了一 批打手,即李秋生、李日茂、李秉順、李律召等,到處橫行 霸道,欺壓鄉民,捆綁共產學員和革命群眾。眼看反動派氣 焰囂張,國共合作的縣黨部和工會、農會組織就要被扼殺, 朱亦岳決定親自去找李成蔭面談,希望他能顧全大局,放 棄對抗,爭取到新黨部和新農會重新合作。陳競進聽到消 息,立即反對,他說:“李成蔭明顯是蔣介石一派,怎么能跟我們合作?現在只有利用武裝力量把他們趕出去!”
“分則兩傷,合則兩利。”朱亦岳說:“現在農民自衛軍 中有他李成蔭的保安隊,若與暴動隊發生沖突,必將造成 人員傷亡,對黨不利。不如我個人與之談判,曉以大義, 若能奏效,當然最好不過。倘若談判不成,或者我犧牲了, 也可以接受教訓,并且也能澄清楚搞分裂不是我們的 責任。”
“現在已經分裂了。但是我們農軍的勢力比李成蔭的保 安隊強,你不要害怕。”陳競進還是堅持動用武裝解決問題。
朱亦岳不聽陳競進的勸告,堅持單刀赴會,果然如陳 競進所料,朱亦岳此行宛如羊人虎口,一見面李成蔭就冷 笑道:“朱亦岳,你也有今天,你們以為北伐軍派你當黨部 執委,你就可以橫行蓮花,把誰都不放在眼里了,昨天抓 我游街,今天也要你嘗嘗捆綁游街的滋味!”
朱亦岳毫無畏懼,義正詞嚴地說:“聯俄聯共、扶助農 工是孫中山總理的三大政策,是孫總理的遺訓。你這樣做, 分明是違反政策,欺壓工農,破壞國共合作,罪不容誅!”
李成蔭聽了哈哈大笑:“現在還講什么國共合作,蔣總 司令已經明確宣布共產黨為叛黨,長沙許克祥也到處捉拿 共產黨,清除’暴徒’,今天蓮花縣就先拿你朱亦岳開刀!”不容分說,一聲號令,將朱亦岳五花大綁,插標游街示眾。不僅如此,他還行文上意,一等批復下來,就要處決。
蓮花六市有個張子銘,原在萍鄉達成師范讀書,因為 思想進步,參加了黨的組織,后在萍鄉工會中任青年部長。 萍鄉“六?五”事變,他率工人糾察隊在安源對抗反動派,失敗后潛回家中,以后他在家里擔負蓮花和萍鄉黨組織聯絡站的工作。聽到朱亦岳被李成蔭捆綁游街的消息,他寫了一首歌:“李成蔭是個反革命,今年一月八,可憐店員 們,吊的吊,打的打。工運被摧殘,好似豺狼虎,復于三 月八,勾結無賴徒,組織偽黨部,鞏固反動派,好作護身 符。全縣民眾,同心協力,打倒成蔭流。”
這首歌當時在蓮花廣泛流傳,給了反動派重重一擊。
與此同時,為了營救朱亦岳,陳競進率農軍秘密下鄉,回 坊樓重新整頓,并得到萍鄉黨組織的幫助,增強了實力。 朱繩武等黨組織的成員則冒著生命危險日夜奔走,分赴全 縣各地指導工作,召開各種會和工會、農會委員會議, 揭露國民黨右派造謠誹謗和破壞國共合作的罪惡陰謀,號召 人民群眾繼續堅持革命斗爭。指出當時的戰斗任務是:1、整頓鞏固農會;2、號召農民繼續開展平倉清谷運動;3、嚴防一切反革命的破壞活動。
經過一段時期的艱苦工作,群眾覺悟有了進一步提高, 工農武裝也有所加強。黨組織決定組織城內的學生、店員 和工人作內應,配合農民自衛軍攻打縣城。五月的一天, 楊良圣、陳競進率領的農民自衛軍如約來到,內外交攻, 縣城很快攻克了,李成蔭聞訊逃往攸縣,農民自衛軍進城 后,重新整頓了農會、工會組織,徹底搗毀了李成蔭操縱 的所謂“新黨部”,重新恢復了老黨部,接著在南門大洲上舉行慶祝大會,在會上通過決議,處決了李成蔭的四名幫兇,即所謂一區分區“李氏農民協會”執委李秋生、李丙順和會員李秉順、李律召。
事情平息以后,市面上卻傳來了謠言,說是南京國民 政府收了李成蔭等人的狀詞(即請愿書),要派人到蓮花來 鎮壓。朱亦岳知道這又是敵人的陰謀。經過打聽,原來是 偽裝中央的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公開反共,以“禮送出 境”的名義,驅逐袁玉冰、方志敏等共產出南昌市。
為了反擊敵人的陰謀,朱亦岳、朱繩武等立即組織到 當地大力宣傳工農革命的偉大勝利,指出農會組織不但要 搞,而且要大力發展組織,增強戰斗力量,使農民得到更 多的好處。
恰好在此時,省農會負責人方志敏化名李特派員來到 蓮花,他先到坊樓與陳競進取得聯系(因陳競進在南昌大 同中學讀書與他相識),然后來到蓮花縣城,召開農民大會 和農會會,演講農會的宗旨和“二五減租”等農民運動的重要意義。通過方志敏的宣傳,廣大農民群眾對參加農會進行農民運動更充滿了信心。農會也學會了更多進行農運的經驗。
當方志敏在蓮花工作期間,朱亦岳要求朱繩武全力配 合方志敏工作。他對朱繩武說:“你年輕,缺乏工作經驗,應該多向長輩學習,中國社會階級關系復雜,革命的道路曲折漫長,要經過許多挫折失敗才能取得勝利,所以革命者一定要有不怕犧牲,長期奮斗的思想準備。”
方志敏很佩服朱繩武辦事沉著穩重的風格,很愿意聽 他的意見。所以跟著方志敏,朱繩武工作積極主動,方志 敏對他也非常看重,所以后來方志敏在回憶錄中寫道:“他 (朱繩武)若不死,無疑會成為我們黨的一個得力。”
正當方志敏在蓮花的活動見到很大效果的時候,事情 起了意想不到的變化。蓮花大土豪李成蔭得知李特派員即 著名共產方志敏后,立即唆使萍鄉土豪陳家英趕到攸縣,請求攸縣保安部師長羅定派兵來蓮花抓捕方志敏。朱 繩武性子急,聽到消息,沒有經過支部研究決定就獨自一 人趕去安福,向王興亞領導的贛西農民自衛軍求援,朱亦 岳回家后,聽到說同村的朱珍瑞給朱繩武帶路去安福請援 兵,連夜趕回縣城,問陳競進,陳競進說:“朱繩武要去安福,我們大家都不同意。因為農軍一部分要護送方志敏岀境,另一部分要掩護大家撤退。沒有能力派槍護送他去安福。他是太著急了!”
“這就壞事了。羅定軍進城,李成蔭肯定把出城的通道 都封鎖了,炎寶能岀得去嗎?”
果然第二天就傳來朱繩武在安福途中被捕犧牲的消息。 情勢緊急,朱亦岳來不及策劃下一步的工作,只得匆匆忙 忙跟著陳競進率領農民自衛軍退守坊樓了。
朱亦岳估計李成蔭借攸縣的兵在蓮花呆不長久,準備 待他們走了,農軍再反撲進城,為死難烈士復仇??墒蔷?/span> 在這段時期,六市的張子銘派人送信來,說黨中央8月7日在武漢舉行會議,決定近期在湘東贛西舉行秋收起義,反擊反動派的瘋狂進攻。為了保證起義順利進行,要調集贛西各縣的農民自衛軍參戰。按照原定計劃,蓮花農軍應立即趕到萍鄉安源去編隊。接到這個消息,陳競進感覺很為難。蓮花農軍槍支少、力量弱,如果調去安源編隊,怎么去攻打縣城,怎么抓李成蔭算賬呢?怎么辦?朱繩武犧牲了,他只好去找朱亦岳商量。陳競進說:“贛西各縣,蓮花農軍武裝力量是比較差的(據毛澤東在《井岡山斗爭》一 文中記載:馬日事變以前,各縣有農民自衛軍,槍數:攸 縣三百、茶陵三百、鄢縣六十、遂川五十、永新八十、蓮 花六十、寧岡(袁文才部)六十、井岡山(王佐部)六十, 共九百七十),敵人力量又特別強大。為了保護本地的農 民、這次秋收起義我們就不派兵參加吧。”
朱亦岳聽了連連搖頭:“從整個贛西地區來看,反動派的兵力遠遠多于我們農軍,現在起義,不見得有用處。但黨中央現在作岀了決定,我們一定要響應。有錢出錢,有力岀力,革命才能成功。不參加戰斗就是做逃兵,這怎么能行呢?”
聽了朱亦岳的分析后,陳競進態度也開始改變,覺得 成敗在此一舉,參加秋收起義義不容辭。在支部會議經過 詳細研究,決定派出36支槍由楊良圣率領,赴安源編隊參加起義,剩下的24支槍留在坊樓擔任保衛防守工作。楊良圣還希望班長賀國慶隨隊出征。但他是陳競進的左右手,沒有他對付不了李成蔭,研究來研究去,還是將他留下了。
楊良圣率農軍的大部分兵力走了。1927年9月,李成蔭又搬來永新靖衛團李亦然部,增強兵力,“進剿”退至上西區的蓮花農民自衛軍,他們至坊樓大肆燒殺,燒毀民房10。余棟,槍殺共產學員、團員、革命群眾40余名,搶劫南陂中心號染場布匹100余擔。
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蓮花黨組織沒有動搖退縮。9月15日,朱亦岳、陳競進等同志在九都召開全體大會,到會成員有陳敏、陳大仁、賀國慶、賀卓群等20余人。由朱亦岳主持會議,他指出:“反動派是不甘心失敗,他們的目的在徹底消滅蓮花的革命力量?,F在我們農軍雖然大部分赴安源編隊了,但是只要發動群眾一致抵抗、留下的槍支完全可以把李成蔭打敗。”在這次會議上,朱亦岳總結了前一段時間的工作,找出了縣城失守的原因:主要是敵強我弱,革命武裝少,工會、農會沒有注意整頓和鞏固,戰斗力不強;同時研究了農軍再次攻打縣城的計劃:初步決定陽歷9月18日為攻城時間(因為探得情報,9月18日永新李亦然部會撤防回永新去)。
會后,朱亦岳等黨組織負責同志分別深入上西九都、 南陂等地發動群眾,并立即派人到縣城偵探敵情,最后落 實攻城時間。上西廣大農民群眾對敵人的殘暴蹂矚,早就 義憤填膺,經過宣傳動員,人人同仇敵詢,戰斗士氣十分 高漲。
1927年9月18日傍晚,奉命進城探聽消息的楊石、張仔里從縣城回到坊樓。據偵察結果,永新保安團李亦然部已按原計劃調回永新,縣城只有李成蔭的保安團10余條槍,并無其他武裝。得到這個消息,陳競進拍案叫絕,認為是天賜良機,以蓮花農軍目前的實力來看,這是唯有的一次能夠夜襲進城搗毀李成蔭老巢的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陳競進當即決定,就在當天晚上行動。因為時間緊迫,
他沒有時間召集黨支部會議討論,立即向農軍下達了準備 出發的命令。
朱亦岳知道后,當即來找陳競進,對他說:“今夜出 發,最好留下一支后備隊,萬一攻城失利,可以及時 接應。”
陳競進聽不進朱亦岳的話,態度非常激動,吼道:“當 初調農軍去安源編隊,我認為蓮花先不要去參加,你就要 顧全大局,把主力抽調走了,現在只剩下24支槍了,再留下預備隊,還拿什么去攻城???”
朱亦岳耐心勸道:“我聽楊良圣從安源帶信回來說,敵 軍已發覺我們最近在贛西一帶有所行動,這幾天調動頻繁, 現在雖然蓮花是座空城,但如果恰好來了敵軍,我們槍支 太少了,又有許多群眾想跟去攻城,怎么保護他們呢?我 看還是過一段時間,等編隊的槍支回來再說。”朱亦岳說出了他的擔心。
陳競進熱血沸騰,堅持說:“大丈夫辦事,不能畏首畏尾,一定要抓住時機,不能等待!今夜再不攻城,以后就再沒有機會。李成蔭這樣欺負我們,我是再也忍耐不住了。這樣吧,今夜的行動由我和賀卓群負責!朱亦岳你就留在坊樓看家吧!”
朱繩武犧牲以后,他的職務由朱亦岳接替了。今夜這 樣的大事,他怎么能不參加呢,但陳競進性格執拗,堅決 不讓他去,怕他去隊伍里打退堂鼓動搖軍心。
因為時間緊迫,南陂一帶的參戰群眾一時來不及趕到, 只好邊走邊等。出發前在坊樓新城陳競進家門前開了一次 簡短的動員會,由陳競進講話,宣布行軍紀律,隊伍由陳 競進、賀卓群、陳敏、陳大仁、賀國慶等人領陣,準備兩 路進攻,一路攻北門,一路攻西門。進城以后主要目的是 消滅保安隊,活捉李成蔭。農軍24枝槍打先鋒,農民群眾依次跟進。朱亦岳留在坊樓,重新布防了線路崗哨,加強戒備。看著部隊遠去的背景,朱亦岳心中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等到夜晚八九點鐘光景,一群人從縣城方向奔回來了,問其原因,原來南陂當地參戰群眾趕到,陳競進等人在茅箕坪開了一次會,宣布此次突襲蓮花城只是一次軍事行動,不是打土豪搞經濟。抓住李成蔭之后立即回坊樓。為了保證戰斗勝利,跟去的老弱病殘及婦女同志一律撤回,只留下青壯年參戰。
“陳競進這樣做就對了。”朱亦岳說道。但接著他又想:如果我在部隊中,一定要先派幾個人帶槍進城去偵探一番,然后再放群眾進城。“不行!”朱亦岳接著又否定了自己的意見:農軍統共只有24條槍,如果再分散,跟去的群眾更危險了。
一整夜朱亦岳就在這種矛盾的心態中度過,他熱切地 盼望農軍順利攻入城中,將李成蔭抓獲,但又擔心農軍抵 抗不住敵軍的攻勢,被困在城中。這種折磨比他進城參加 戰斗更緊張。
事實上朱亦岳的擔心并不是多余的。自從黨中央在八 七會議上作出湘東贛西舉行秋收起義的決定以后,緊接著 毛澤東到安源張家灣主持召開部署起義的軍事會議,醴陵、 衡山、萍鄉、蓮花等地農民自衛軍領導人都參加了會議, 決定集結在修水、銅鼓,安源的工農武裝編為工農革命軍 第一軍第一師,下設三個團,第二團以安源煤礦工人糾察 隊和被共產黨部分掌握的礦警隊為主力,收取萍鄉、醴陵、 安福、蓮花的農民武裝組成。起義軍分三路進行戰斗,第 一路就是安源的第二團(蓮花農軍編入第二團為第四連), 并決定由第二團首先發起暴動,奪取礦警隊的武裝。如此 重大行動敵人當然不知實情,但從當地工人的動態上也可 以看岀共產黨將有異常舉動,因此蓮花萍鄉一帶部隊調動 ,頻繁。就在9月18日晚,有一支國民黨部隊從永新運軍餉到萍鄉去,中途經過蓮花縣城,因為晚餐拖延了時間,天又下起雨來,路滑難行,從蓮花到萍鄉相距百余里,中途又要翻過高步嶺,因此敵軍王營長便決定臨時在蓮花縣城駐扎,待天明了再趕路,卻恰好趕上了當夜農軍攻城。當夜縣城大土豪李成蔭在睡夢中被農軍的喊殺聲驚醒,有人告訴他上西農軍攻城來了。李成蔭大吃一驚,忽然想起今夜王營長的兵就住在縣城,不禁大喜過望,磕頭拜謝天地: “菩薩保佑,如果沒有這個救兵,我李成蔭今夜命休矣!”立即帶了大批銀兩向王營長請援。王營長見錢眼開,立刻命令將蓮花的城門緊閉,全城戒嚴,開槍鎮壓。陳競進發覺情形不對之后,帶領農軍拼命沖出城外,保留性命,但 是當時還是犧牲好幾人,90余人被捕,其中64人次日被敵人殺害,剩下30余人被關進監獄。農軍副隊長賀卓權被敵人俘虜,在北門城頭懸頭示眾。
慘敗之后,陳競進失魂落魄地回到坊樓,見了朱亦岳 抱頭大哭,說:“悔不聽老兄之言,現在喪師敗家,我有何 面目再見鄉親父老!”
朱亦岳見他痛苦不堪,準備開槍自殺,連忙拉住他說: “勝敗乃兵家常事,怎么連這點挫折都受不住呢?”
經過一夜的思考,朱亦岳早已想好了下一步的應對方 法。他向陳競進建議說:“李成蔭一定會趁這次勝利,借兵 下鄉’圍剿’我們,農軍在蓮花呆不下去了,可以轉移到攸縣邊界去,敵軍鞭長莫及,我們可以去那里發動群眾,發展組織,積蓄力量,以利再戰!”
此情此景,陳競進哪里聽得進朱亦岳的良言相勸,他 說:“我放著大仇不報,讓鄉親們在縣城坐牢,我卻跑到攸 縣去打游擊,這不是做逃兵嗎?我是至死也不會這樣干 的!”說完,陳競進奮筆在白紙上寫下了一幅對聯:
同志們磨塊鋤斧,將白匪一刀一個,雪九一八慘案恨,
赤衛隊武裝前進,助紅軍百戰百勝,復七十六烈士仇。
朱亦岳見到了陳競進寫的這幅對聯,搖搖頭,嘆了一 口氣。他也揮起筆來,在白紙上寫了付對聯贈給好友陳 競進:
楚雖三戶能滅秦
越苦十年可吞吳
朱亦岳是陳競進很好的朋友,面對失去理智的陳競進, 他苦口婆心,開導了好久,最終陳競還是聽從了朱亦岳的 建議,在攸縣相市一帶開展革命活動,建立了中共鳳塔黨 支部,并擔任支部書記,后來還創建了中共攸縣特別支部, 為革命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九一八慘案以后,李成蔭撿了一個大便宜,他興高釆 烈,利令智昏。又要到外縣借兵來上西“圍剿”,企圖趁勢徹底撲滅蓮花的革命火焰。但是,朱吉謙等一班老奸巨滑的豪紳都勸他說:“上西人生性慄悍,用武力對付未必能奏 效,何況他們手中有槍,地形又熟,如果上山為匪,即使 有千軍萬馬,也奈何他不得。不如用軟硬兼施的方法,讓 他們自己放棄武裝。”
“他們又不是和尚,還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啊!”李成蔭懷疑說。
“他們不是有人質在我們手里嗎?可以答應他們以槍來 換人,槍到了我們手里,共產黨就好消滅了。”
朱吉謙一席話,點醒了老奸巨滑的李成蔭,接著宣布 以豪紳嚴俄生、劉奇生為首,成立“臨時善后委員會”,以緩解上西和隴西糾紛為名,建議雙方交換,成立蓮花縣靖衛隊,維護地方治安,靖衛隊雙方用人,槍支統一保管。農民自衛軍交出槍支后,也可以出來擔任領導職務。
臨時善后委員會成立后,一伙豪紳坐了轎子,趕到坊 樓,找陳競進談判,李成蔭派出縣黨部書記劉啟沛作為自 己的談判代表。找到八矮子與陳競進聯系,陳競進接到邀 請以后,覺得左右為難,立刻找朱亦岳商議,朱亦岳說: “這是李成蔭想解除我們的武裝,千萬不能答應他?,F在我 們應當盡量拖延時間,等楊良圣帶出去編隊的槍支回來再 說。那時或談或打,我們都有實力。”
陳競進也覺得此計可行,但是他說:“鄉親們關在縣 城,生死未卜,他們的家屬向我要人,我是一天也不得安 心啊!”
在黨支部討論會上,爭論就更加激烈了,以賀國慶為 首的一派堅決反對交槍:“槍交給敵人,就等于把刀把子放在敵人手上,任他們宰割,農軍戰士沒有一個能幸免。”
會上,有個叫陳剛維的青年團員卻提出了一個折中的 辦法:“可以派可靠的人帶一部分槍支進城觀看動靜,如果 李成蔭能遵守協議,可以一手交槍,一手放人。若發現情 況有變,把槍立刻帶回上山,等外面的槍回來,我們可以 聯合萍鄉、攸縣的農軍一起來攻城。”
這個意見很多人能接受,因為這樣就能緩解被關群眾 家屬的迫切愿望,得到群眾支持,但是,朱亦岳卻在腦子 里閃過一個念頭:陳剛維是和陳競進同學的達成師范學生, 平時思想并不十分進步,又出身豪紳家庭,他的話可信嗎? 但是,看到陳競進樂意接受的樣子,他不好意思把這話說出口。直到后來出事以后,他才后悔當時沒有站出來反對。 他認為這是他當時不強所犯下的嚴重錯誤。
這天陳競進接受了陳剛維的意見。叫他帶一部分人槍 到縣城去試探。留下六支槍,叫班長賀佳林帶到南村去埋 藏起來。至于反對最激烈的賀國慶,陳競進知道他在打永 新時曾繳到一支“俄國造”沒有上交,便吩咐他把這支槍藏好,不要讓李成蔭發現,作為扣押人質的藉口。
陳剛維原先就是一個思想動搖的人,他提出的建議其 實也是一種試探,想不到陳競進完全相信他,而且就讓他 帶槍進城。他得到這個機會,一進城就投入了李成蔭的懷 抱,將農軍的槍支全部交給了反動派。李成蔭十分高興, 認為他是個青年才俊,完全可以利用,在新成立的縣靖衛 隊中,便讓他擔任了副隊長。
農軍班長賀佳林帶著六支槍和幾名農軍戰士來到南村, 卻剛好碰上李成蔭的保安隊下鄉搶糧,雙方發生戰斗。因 力量懸殊,農軍大半戰死,賀佳林發現保安隊長是他的遠 親,便攜槍投降了保安隊。
只有賀國慶,他知道保槍艱難,為了不暴露目標,他 將身邊的這支槍拆卸下來,槍身藏在沿背賀家祠堂的神牌 中,槍機藏在龍山巖,子彈埋在天井中的鳳尾草下。以后 形勢緊張,在坊樓站足不住了,他又化裝成茶葉商人,擔 著皮夢,將這支槍轉移到攸縣石橋他弟弟家中,放在薯窖 里,買了一群鴨,在瓏中一邊看鴨,一邊照看這支槍。
這樣一來,蓮花農民自衛軍六十支槍,就只剩下賀國 慶手中保存的這一支了。后來毛澤東在《井岡山的斗爭》 這篇文章中記載:“馬日事變以前,各縣有農民自衛軍。馬 日事變后,除袁、王兩部無損失外,僅遂川保存六支,蓮 花保存一支。農民自衛軍如此沒有把握槍支的能力,這是 機會主義路線的結果。”
上一篇:助北伐新舊較量
下一篇:借東風重建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