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蓮花農民自衛軍失去槍支以后,形勢變得特別嚴峻。 搞農運時逃到外地的豪紳地主紛紛卷土重來,如坪里鄉的 賀金發、賀琴香等人,回家后反復向農民反攻倒算,強迫 農民“賠償”他大革命時期所受的損失。他們倚仗李成蔭 等地主武裝,將農會和共產的家產抄收,甚至連 他們的親友也不放過,勒令賠錢罰款,多的罰到二百銀洋, 少的也十塊以上。農會會員賀紹形因為賠錢不起,被迫賣 掉親生兒子。與此同時,蓮花黨組織也遭到極大破壞,黨 支部由9人減至1人,70余人減至20人。真是禍不單行。朱亦岳一心盼望赴湖南的農軍回來重振軍威,誰知秋收起義一開始就受到挫折,蓮花農軍在安源編入王興亞的第二團為第四連,開始攻萍鄉,未遂,轉攻醴陵,仍然失敗,僥幸攻克了瀏陽,全軍皆大歡喜,王興亞忙于去瀏陽籌措軍餉,沒有防備反動派的報復,結果被敵人鉆了空子,
瀏陽得而復失,起義軍被打散。楊良圣率蓮花農軍防守東 門,一見四百多敵人,只得慌忙撤走,敵人在對面架上了 機槍掃射,農軍死傷無數,好不容易逃出虎口,回到安源, 又遇當地民團攔截,最后只剩下楊良圣等三人逃回蓮花, 槍支全部丟失。楊良圣見農軍大勢已去,立即進城反水投 奔了李成蔭,當上了城區靖衛隊的隊長。
最后的一線希望也破滅了。蓮花黨組織內部立刻產生 了意見分岐,人人悲觀失望,為了躲避追捕,有的主張分 散到外地活動,有的主張潛入深山打游擊,眾說紛紜,莫 衷一是,就連平日里堅忍不拔的陳競進也拿不定主意了。 這時只有朱亦岳的想法與眾不同,他認為越是這種時候, 越應當顯示黨組織的力量,萬萬不可泄氣,否則群眾會認 為蓮花共產黨不存在了,他們就會對前途失去信心,敵人 也正好利用這一點將我們徹底消滅。
就在朱亦岳的鼓勵下,大家增強了信心,獲得了勇氣。 農軍雖然失去了槍,人數也大大減少,但還是利用機會,在布田村打了幾個土豪,得到了一批經費,解決了躲進深山中的們的生活問題。
九一八慘案過去十天左右,一個驚人的消息從蓮花縣 城傳進了深山:秋收起義失利了。
秋收起義爆發時,蓮花農軍也參與其中,當時,毛澤 東豪情滿懷,寫就《西江月?秋收起義》: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修銅一帶不停留,便向平瀏直進。地主重
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沉,霹靂一聲暴動。 起義開始后,9日,1師師部和1團2000余人在駐地修水發動起義,I團以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為骨干,由平江工農義勇軍和崇城、通城農民自衛軍組成。師部新做100面大紅旗,大張旗鼓,向平江進軍。駐扎在長壽街以北的黔軍邱國軒部不知起義軍實力,為保存自己,前來投誠。師長余灑度未經請示,將其收編為第4團,用為前衛。11日,由1團團部和二、三營組成的第一梯隊跟進至長壽街附近的金坪,邱國軒派人送來情報,說前邊小河對岸發現有敵人。10連連長張宗遜奉命率隊過河搜索。10連正在搜索,后面突然響起槍聲。邱國軒部嘩變,從兩側高地發起襲擊,1團被打個猝不及防,傷亡很大,團長鐘文璋等一些軍官失蹤、跑散,輜重全部丟失,有的連隊士兵僅存30余人。起義軍總指揮盧德銘收容余部,向2、3團靠攏。11日晨,3團從銅鼓出發,進攻瀏陽白沙鎮。該團由瀏陽工農義勇隊和警衛團的1個營組成,團長為蘇先俊。12日,3團進占東門市,1個營的國民黨守軍退至達滸。毛澤東要求警惕達滸、官渡之敵,黃埔四期生蘇先俊不以為然。14日早飯后,毛澤東在教堂的二樓上召開3團黨的負責人會議,部署恢復農民協會、打倒土豪劣紳等工作。會議進行中,有與會者突然從窗子上看到,后面山上有軍隊正向東門市急進,立刻驚呼:“穿灰衣服的,是敵人!”原來,退守達滸的國民黨軍,由一個熟悉道路的反共分子(于1935年被蘇維埃政府處決)指引,抄小路反撲。3團只在東門通往達滸的大路上設置警戒哨,山上的瞭望哨也只注視大路,沒有發現敵人。國民黨軍占據瀏陽河大溪支流兩岸的有利地形,居高臨下,其火力得以充分發揮。3團處于不利地形,加之病號較多,難以支撐,退至上坪。11日,2團從安源出發,進攻萍鄉縣城。該團由安源工人糾察隊、安源礦警隊和安福、永新、蓮花、萍鄉、醴陵等縣部分農民自衛軍組成,團長為王興亞。2團本來想偷襲守軍,不料派遣的爆炸隊混進城后,被守軍發覺,被迫退了岀來。偷襲變成了強攻,連攻數次,均未得手。2團改變計劃,分乘5列火車,經株萍鐵路,西進奪取老關。12日,2團奪取醴陵縣城。13日,公開成立了湖南省最早的縣級紅色政權:中國革命委員會湖南醴陵,分會。3營8連連長劉先勝看到:“滿街是人,有不少用紅布扎著脖子,都是喜氣洋洋的互相打招呼。一打聽,原來都是各處逃來的共產和革命積極分子。他們在別的地方遭受了百般迫害,今天到了自己的城市,怎么不揚眉吐氣呢!”歡樂是短暫的。國民黨軍集結兵力,準備包圍醴陵。14日,2團放棄醴陵,向北攻擊瀏陽城。15日晨,2團進占瀏陽縣城。官兵們信心十足,準備圍攻長沙。有些認為:“一鼓作氣,連下三城,反革命力量也不過如此。不消三天,長沙城一定會是我們的。”2團在城里休息兩天,官兵們都去逛街,到處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8連駐扎在東門附近,東門外是大路,劉先勝向上級請示如何布置警戒,
營部回答:“團部沒有組織偵察警戒,你們看著辦吧!”劉先勝只好自己拿主意,在山上布哨,向東警戒。劉先勝曾幾次去找團長王興亞,都沒有見到,有一次聽說他是和營長們喝酒去了。17日下午三四點鐘,一位瀏陽農民軍的同志告訴劉先勝:“城外不遠發現了反革命部隊。”劉先勝急忙說:“快報告團部去!” “報告過了,團長不相信。”劉先勝感到事情不妙,趕快跑到營部,營部沒有人,再趕往團部,還未趕到,四面八方槍聲大作。劉先勝轉身回連集合部隊,部下還未到齊,國民黨軍已撲到眼前。他只好帶領20余人,以炸藥包開道,殺出城去。2團被敵軍打散,王興亞、潘心源率剩下的120余人槍轉移至巖前。當天夜里,王興亞帶著幾名親信不辭而別,僅存的這支小部隊隨之解體。痛定思痛,中共醴陵縣委書記鄧乾元在《關于秋收暴動經過的報告》中尖銳地指岀:“馬日事變后,黨內分化最明 顯,投機分子及沒斗爭性的小資產階級,實有清除必要, 不然黨會蛻化,變為國民黨同樣的東西?,F在應立即定出 清黨條例,毫不客氣地洗去無用的分子。”
秋收起義,9月9日開始到9月20日受挫,起義軍在瀏陽文家市集中,人數槍數都大多損失。原計劃攻取長沙已經是不可能了。毛澤東在文家市開會,說服大家不要去攻打大城市,部隊改向江西萍鄉方向退卻,尋找合適地點建立革命根據地,伺機東山再起。1927年9月24日部隊行至萍鄉蘆溪,遇敵阻截,一戰失利,總指揮盧德銘犧牲了,
部隊打散,在蓮花縣境之高灘村集中清點,留有槍七百余, 人六百余,本擬在高灘改編,將一師編為一團。因誰傳有 敵軍來追,乃匆匆開拔,當晚在蓮花坊樓甘家村宿營。此 地為蓮花九一八事變發源地,尚有數十革命群眾因攻城失 敗關在縣城監獄之中,當地群眾紛紛要求起義部隊打開縣 城營救革命同志,毛澤東因此決心攻城,并派人通知潛藏 在山上打游擊的原蓮花黨組織負責人次日來縣城開會。次 日中午,部隊按原定計劃攻打了蓮花縣城。就在這段時間 內,在秋收起義開始時出發赴南昌向江西省委匯報情況的 宋任窮同志,在回程中追趕部隊,恰好在蓮花境內趕上了 部隊,他帶來江西省委書記汪澤楷給毛澤東的一封信,告 訴他部隊前方的敵我兵力情況和井岡山地區的優越之處。 毛澤東正為選擇何處作為部隊落腳點并建立革命根據地著 急,接信后有了新的想法,更明確了把井岡山作為革命根 據地的方針,決定晚上開會讓大家討論決定。
潛伏在坊樓山區的蓮花原黨組織負責人朱亦岳等,接到在縣城開會的消息以后,大家議論紛紛。李偉說:“現在 情況不明,誰知道是什么部隊來到蓮花縣,如果又是李成 蔭搬來反動派的兵,我們肯定不能去蓮花。”
很多人腦子里都很猶豫,朱亦岳卻非常堅定,他說: “即使是敵兵進城,我們也應該去走一趟,不入虎穴,焉得 虎子,了解一下縣城方面的消息,打聽一下情況,總比老 是呆在山里強!”
“說得對,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今晚如果不派人 進城,不僅失去了與起義部隊見面的機會,而且可能被敵 人困死在山里!”
思想統一了,朱亦岳、陳競進、劉仁堪、朱義祖等十 余名立即乘夜色出發,向縣城趕來。中途李偉因上廁 所,耽擱了時間,未趕上大隊。他趕至縣城附近,發現一 個秋收起義部隊打開監獄放岀來的犯人,問他縣城來的是 什么部隊,他交代不清,引起了李偉的懷疑,他原先就信 心不足,聽他一說,不敢進城了,便轉身回山。因此成了 終生憾事。
朱亦岳等人趕到蓮花縣城南門賓興館毛澤東等秋收起 義部隊領導人住地時,時間已是深夜,由毛澤東主持召開 的部隊前委會早已開始,毛澤東很熱情地歡迎蓮花的 到來,并邀請他們列席會議,接著征詢他們對會議討論內 容的意見。經過詳細討論并廣泛征取了地方黨組織的建議, 毛澤東作出了秋收起義部隊轉兵井岡山的決定。這樣一來, 蓮花這個井岡山的門戶就成了震撼中外的秋收起義的終點, 到了這里,說明二十天的秋收起義戰斗結束,由此,創建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歷程也從這里開始了。
在這次會議上,朱亦岳要陳競進向毛澤東詳細匯報了 蓮花大革命以來的情況,包括黨組織的發展,武裝斗爭和 工農運動,其中也提到賀國慶保存一支槍的事情。之后, 毛澤東指示蓮花黨組織應該吸取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的教訓,重視武裝力量的發展,今后要發動群眾、堅持斗爭,為建立軍事武裝割據作準備,毛澤東還贊賞賀國慶的英雄行動,他認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不怕犧牲,堅持斗爭,革命就一定能取得勝利。1928年11月25日,毛澤東在寫給中共中央的報告中,便提到了蓮花保存一支槍的情況。
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必須要有熟悉路程的人擔任 向導。朱亦岳根據他的經驗,認為劉仁堪,朱義祖二人到 過井岡山,便介紹他二人隨軍前行。部隊臨出發時,朱亦 岳對劉仁堪說:“軍情緊急,現在你倆帶部隊走,我立即趕 回花塘,那里有兩個孵鴨店的伙計,他們經常挑鴨子到永 寧去賣,路途非常熟稔,我和他們會趕回來找你們的。”根據劉仁堪愛人彭桂秀的回憶,當日部隊去橋頭休息吃中飯以后,劉仁堪曾一再對她說:部隊快要出發了,朱亦岳怎么還不來呢?原來朱亦岳去找人耽誤了時間,沒有趕上部隊。
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離開蓮花上井岡山不久,朱 亦岳便接到上山開會的通知,朱亦岳十分高興,迅速收拾 行裝,匆匆趕到寧岡、茅坪,在象山庵參加了毛委員親自 召開的寧岡、永新、蓮花三縣原黨組織負責人會議。
象山庵位于江西井岡山市茅坪村,是因庵后的山稱象 山而得名。此庵始建于清康熙癸巳年(即1713年),座東北,朝西南,初建時內設“大佛殿”、“達摩祖師殿”、“千齋殿”三個大殿。據傳,當時整個庵堂很氣派,香火鼎盛時,也有尼姑在此修行,是湘贛邊界的名庵。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這里曾是紅軍的重要活動場所。如紅四軍后方留守所、紅四軍機炮連、湘贛邊界特委機關印刷廠均設在此,永新、寧岡、蓮花三縣黨的組織聯席會議就是在此地召開的。
1927年11月上旬,為了盡快恢復在大革命失敗時遭到敵人嚴重破壞的邊界各縣黨組織,以利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毛澤東在這里主持召開寧岡、永新、蓮花三縣原黨組織負責人的聯席會議。參加會議的有龍超清(寧岡)、王懷、劉真、劉作述、賀敏學、朱昌偕、賀子珍(永新)、朱亦岳(蓮花)等。毛澤東詳細詢問了各縣黨組織的情況后,指出:各縣工農分子太少,知識分子太多,所以黨的組織不鞏固,革命不堅定,并要求各縣盡快重建黨的組織,努力開展斗爭。會后,隱蔽藏匿在茅坪一帶山中的,都返回各縣,相繼恢復和建立起黨的組織,積極開展工作,建立地方武裝,發動群眾打土豪,分浮財,開展農村游擊暴動,領導本縣群眾進行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偉大斗爭。到1928年2月,根據地擁有寧岡、茶陵、遂川三個縣城,建立了三個縣的紅色政權,開辟了湘贛邊界工農武裝割據局面。由此可見,象山庵會議是毛澤東開始創建井岡山根據地的重要一環。
形勢緊張,會議結束以后,朱亦岳一刻也沒有停留,即刻回蓮花,找到陳競進等人商議,對重建武裝的地點、 時間和參加人員、都作了詳細的研究和考察,大革命失敗 了,很多革命同志犧牲了。這次失敗留給人們的不僅是物 資的損失和人員的傷亡。更主要的是精神的刺激和夢想的 破滅,很多人認為革命沒有前途了,或者遠走他鄉,或者 投降敵人。大浪淘沙,堅定者寥寥無幾。有的人悲觀失望,甚至勸朱亦岳也偃旗息鼓,不要徒耗精力了。但是朱亦岳沒有灰心,沒有氣餒。一個個的做工作,鼓勵他們重新振作,只要不怕失敗,繼續堅持斗爭,革命的高潮就會到來,最后的勝利也一定會到來。
恰在此時,隨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學習的劉仁堪、 朱義祖也秘密回到蓮花,趕到獅形坳參加了會議,他們帶 來了井岡山斗爭的最新消息,喜訊鼓舞了到會的每一個同 志,氣氛頓時變得熱烈了起來。
時屆嚴冬,獅形坳深山中天寒地凍,紛紛揚揚地飄起 了雪花。山中的蛇行小道上早就沒有了人影,因此環境十 分安靜,也非常安全,屋子里照著熊熊的柴火,溫暖如春,與外面完全是兩個世界。
會議開始了,朱亦岳作中心發言,傳達寧岡象山庵會 議精神。他首先從當前的周邊形勢說起。自從黨中央召開 “八七”會議以后,全體開始認識到進行武裝斗爭的重要性。放棄幻想,準備戰斗。湘東贛西的秋收起義爆發以來,幾經挫折,轉兵井岡山,現在已經站穩腳了,開始了創建革命根據地的歷程,建黨建政建軍,捷報頻傳,紅色 政權勢力日益擴大,對周圍地域乃至全國的影響,日益深 遠。反動派對革命政權的畏懼,日益劇烈。與此同時,中 共瓊崖特委書記楊善集及馮平、王文明、馮白駒等領導發 動了瓊崖地區的武裝起義,彭湃發動了廣東海陸豐起義, 吳光浩等發動了湖北黃麻起義。更重要的是,南昌八一起 義的影響正在擴大,起義部隊離開南昌以后,一部分在湘 南一帶發展集結,與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成為椅角之勢。這 一切都說明,全國都布滿了干柴烈火,馬上就會燎原一片, 革命前途是光明的。毛委員在會上指出,目前湘東贛西各 縣,特別是井岡山周邊的寧岡、永新、蓮花三縣黨組織, 應該抓住這個大好形勢,重新發展黨的組織(大革命失敗 以后,全國共產黨人由6萬多人降至1萬多人。蓮花也由71人減到21人,支部由9個降至1人)大力發展地方武裝,爭取盡快建立紅色政權。
在獅形坳和寒山西沖會議上,經過上級批準,將蓮花 僅有的一個黨支部升格為中共蓮花特支委員會,選舉朱亦 岳為書記,陳競進為副書記,下設組織、宣傳兩個部分, 組織委員朱義祖,宣傳委員劉仁堪。
會上著重討論的是重建地方武裝的問題。陳競進首先 發言說:“經過大革命失敗,現在要舉旗更張,建立武裝是 第一件大事。我過去主要分工抓武裝,但是九一八攻城失 敗,我要負主要責任。錯誤地向反動派交槍,我也罪責難逃。所以我不宜再負責軍事了。建議由李偉同志接替我的 工作。'‘
參加這次會議的有朱亦岳、陳競進等二十余人,基本 上是隴西人和上西人各占一半。李偉是隴西(南村)人, 因此隴西人主張選李偉,上西人則主張仍選陳競進。朱亦 岳是隴西人,但是他不能因人劃線,造成兩派分裂。所以 他發言說:“重建地方武裝是當前的頭等大事,應當慎重進行,一定要由謹慎小心,有長期軍事斗爭經驗的人來掌握槍桿子,陳競進同志過去在工作中雖然有些失誤,但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錯。一是因為他斗爭經驗豐富;二是他在上西區威信高,群眾都擁護他,服從他。所以只要能接受過去失敗的教訓,加以改進,工作還是能夠搞好的。所以我建議軍事工作還是由陳競進同志來負責。至于李偉同志,他對行政工作很有經驗,建立紅色政權,他是合適的領導人。”
朱亦岳發言以后,再也沒有人提出不同意見了。因為 大家都知道,這是公正的評價。如果再展開爭論,就是鬧 派性對立了。雖說如此,隱患卻從此埋下了,后來李偉和 陳競進被錯殺,都間接與此有關。
因為大革命失敗以后,蓮花武裝力量只剩下賀國慶保 存的一支槍,陳競進便提議拿出這支槍來,重新組織農民 自衛軍,與反動派展開斗爭。朱亦岳卻說:“農民自衛軍幾 經滄桑,早就分化瓦解了。有些成員已經參加了李成蔭的保安隊,成了反動派。所以再也不能用這個番號了,還是 叫游擊隊好些。”
“就叫赤衛隊吧,聽說其他縣恢復的都是赤衛隊。”
“應該改個名字,叫赤色隊!”賀國慶說:“因為過去我 們農會搞赤衛隊,沒有槍,一直受反動派的欺負。”
“說得對,就叫赤色隊!”這是大多數人的意見。因為只有一條槍,取個怪名字嚇唬反動派。
什么人能參加赤色隊?朱亦岳、陳競進等人大費斟酌。 吸取過去的教訓,參加這個組織的人不僅需要勇敢和智慧, 更重要的是立場堅定,誠信可靠,核心組織中人數不宜過 多,在戰斗中逐步發展。經過來人提出申請,組織考核, 最后核實參加赤色隊的十七個人是:陳競進、陳介福、陳 大仁、陳適安、陳敏、陳弦古、蘇天喜、蘇全或、陳安華、 陳金民、陳健、陳強、陳光遠、陳平仔、賀國慶、艾游媛、 陳南嬌,由陳競進任隊長,賀國慶任副隊長。
至于赤色隊選擇什么地方作為活動的根據地,在會上 又費了一番周折。李偉是隴西人,他希望赤色隊在隴西一 帶活動,以后自己好掌握。再說,當地有槍,反動派就不 敢橫行霸道,所以他建議說:“赤色隊應該在瑤坊一帶活 動,俗話說:’瑤坊十八坊。‘’瑤坊洞中十八天,難開烏云見晴天。‘這里山巒重疊,村莊分散,而且山中整天云遮霧掩,為于分散游擊,敵人不容易發現。”
李偉的意見會上大部分人贊成,朱亦岳亦同意。但是他為大局出發,從赤色隊當前的處境和以后的發展著想,還是否決了這個提案,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這個赤色隊的成員大部分是坊樓一帶人,上西是他們的家鄉,群眾基礎好,也便于發展。陳競進早就帶他到馬家坳、蕉葉沖考察過,認為此地適宜作為蓮花地方武裝的軍事根據地,逐漸向白區和縣城一帶擴展。這是因為:1、馬家坳和蕉葉沖地處崇山峻嶺之中,毗連棋盤山,再往南走,可以直通井岡山,便于得到上級的指導和紅軍的幫助。同時進可攻,退可守,自然條件十分優越;2、山區地廣人稀,村莊分散,同時離城較遠,反動勢力比較薄弱,宜于進行地下活動和游擊斗爭;3、山區群眾中有一部分系湖南湘鄉一帶遷移過來,以造土紙為業,他們除與當地群眾同受封建豪紳剝削壓迫外,還受著宗族、派系勢力的壓迫和打擊,政治地位比較低,對敵人有更深的階級仇恨,急于接受革命思想的影響,迫切要求參加戰斗。
討論中,陳競進還拿出他與朱亦岳等人研究繪制的蓮 花地方武裝活動范圍形勢圖,指出計劃設置的防守重點和 關隘,以及將來的發展態勢。會上大家都認為切實可行,就這樣確定下來了。接著,十七位精壯的年輕人,雄赳赳的在坊樓山中站好隊,舉著紅旗扛著槍,一支年輕的隊伍——蓮花赤色隊成立了。賀國慶端著“俄國造”朝天放了一槍。巨響如一聲春雷,宣布了反動派的破產和革命人民的新生。
面對這一場景,朱亦岳非常興奮,此時正值1928年春節前夕。他心潮澎湃,當眾揮毫,寫下了一幅激動人心的春聯:
一根槍支開辟紅色地區在今歲
萬民團結推翻黑暗統治屬當年
1928年的春節就在這種充滿生機的革命氣氛中過去了。春節剛過,朱亦岳急忙派人打聽外面的消息,得到的消息更是使人振奮。原來,就在1928年1月5日(農歷丁卯年十二月十三日),毛澤東、張子清等率領工農革命軍在遂川大坑擊潰肖家壁反動武裝,乘勝占領遂川縣城。接著,兵分三路到于田、草林、大坑等地游擊,開展打土豪籌款事的活動。1月8日(農歷十二月十六日),毛澤東在遂川縣城天主堂主持召開會議,決定成立中共遂川縣委員會,由陳正人任縣委書記;1月9日(農歷十二月十七日),萬安農軍攻克萬安縣城,第二天,成立萬安縣蘇維埃政府,由劉光萬任縣蘇主席。
這些消息使朱亦岳十分興奮,也充滿了自信和希望。 他找來了陳競進等同志一道商量:“自從秋收起義部隊上山 以后,湘東贛西各縣的革命風起云涌,勢不可擋。在這種 情勢下,目前蓮花的反動派一定龜縮在縣城中,加強防守, 不敢越雷池一步。這對我們很有利,我們赤色隊正可以趁 這個機會,發展武裝力量,盡快打開局面。”
“可惜赤色隊只有一支槍,力量太小了,不能有所作
為!”聽了朱亦岳的話,陳競進感嘆地說。
“原先我們農民自衛軍的槍哪里去了?大部分都在李成 蔭控制的靖衛隊手里。靖衛隊里有很多我們的人,可以利 用他們作內應。”朱亦岳說出了他醞釀已久的周密計劃。
“這倒是個好辦法。”陳競進說:“就是我們還沒有深入進去了解,不知這些人現在的思想動態如何。”
“我們可以先派人進去臥底,爭取能夠打開缺口。”朱亦岳道。
這個意見大家都贊同,立刻選出物石老館和張仔里兩 位老偵探,先進城去與靖衛隊中的上西人取得聯系,設法 說服他們反正。
果然很快就取得了效果。靖衛隊里有王福善和嚴如芬 兩個高洲人,他倆和靖衛隊副隊長陳剛維混得彳艮好,也愿 意出力幫助赤色隊發展。
“這太好了。”陳競進說:“王福善的胞弟王佐,是我的老同學,是個堅定的革命派。說服他參加赤色隊會沒有問題的。嚴如芬是高洲嚴家村人,思想也很激進,對反動派的統治都很不滿。”
怎么通過他們給赤色隊搞到武裝呢?大家都很為難。 朱亦岳認為只有兩種辦法:一是設法把靖衛隊拉出城來,赤色隊不斷在山里騷擾他們,讓他們在山中亂竄亂走,造成丟槍的機會,還有一種就是說服個別靖衛隊偷著把槍背出來投奔赤色隊。
經過討論,大家認為這兩個辦法都有缺陷。現在周圍 形勢緊張,李成蔭是決不會放靖衛隊出城的。再說,城中 到處戒嚴,要想偷槍岀走是不可能的。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卻傳來了好消息:李成蔭不放靖 衛隊出城,但陳剛維新當上了靖衛隊副隊長,想回坊樓老 家拜年,顯擺顯擺。當然,為了安全起見,他出城回家不可能不帶槍,赤色隊在他回家的路上不僅可以抓人還可以 奪槍。
朱亦岳計劃周全:“一定要讓王福善、嚴如芬說服陳剛 維,讓他倆背槍護送他回家,這樣就可以擴大戰果。”
此計一出,赤色隊員連聲叫好,陳競進更是喜形于色。 事情就這樣決定下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陳競進和大家 詳細研究了這次伏擊的辦法,做到既要把叛徒抓住,奪取 槍支,又能使王福善、嚴如芬不暴露身份,繼續留在靖衛 隊當兵。
事情按計劃進行,1928年2月9日(民國十七年農歷戊年正月十八日)陳剛維騎著馬,帶著王福善、嚴如芬兩個靖衛隊背槍的兵,大搖大擺地回坊樓老家拜年了。這時赤色隊長陳競進早作了安排,全體人員齊聚在柿樹下山中埋伏,準備在半路上動手。朱亦岳也要求參加行動,陳競進說:,,你年紀大,身體差,對付陳剛維不差你一人,就留在家里看家吧
當天深夜,朱亦岳記掛著赤色隊這第一次行動,怎么也睡不著。心情忐忑不安,總是聽得外面有敲門聲。開門 一看,陳競進領著赤色隊十七人全部回來了,還帶回兩支 新槍。
朱亦岳早叫人準備了酒菜,陳競進喝著勝利酒,興奮 地說:“今天便宜了陳剛維這小子,饒了他一條狗命!”接著他向朱亦岳敘述了戰斗經過:我們埋伏在柿樹下,本來準備半路上岀擊,誰知陳剛維的馬歲了腳,改道而行,沒有碰上。他回到家里,王、嚴二人按約定信號把兩根槍放在梁房柜子背后就回家拜年了,陳剛維下午等兩人不來,便去雇人挑東西到羅市岳丈家,我們晚上動手,繳了兩支槍,但沒有抓到陳剛維,陳的老婆請德清到羅市去報信,回來的路上賀國慶錯把德清當成陳剛維,開槍把他打死了。陳剛維聽見槍響就逃回城了。
“這就留下了禍根,陳剛維回城,一定會帶大部隊’圍剿’我們的”。朱亦岳說。
“怕什么,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陳剛維如果帶靖衛隊 一齊來,我們就上山游擊,打得他片甲不留!”
“話是這么說,他們人多勢眾,我們還是應該做好思想 準備。”朱亦岳辦事一貫謹慎小心。
朱亦岳的預料不錯,陳剛維回城的第二天,縣靖衛隊 隊長劉歧先就帶了全隊人馬,40余人槍開赴坊樓,住在九都長發祥飯店,坐鎮“清剿”赤色隊。
赤色隊人少槍少,敵人大兵一到,朱亦岳陳競進只好帶領大家撤進深山老林,等待機會殲滅敵人。
“我們應當找尋助手,孤軍作戰是不能取勝的”。朱亦岳說:“萍鄉白竺有個赤衛隊,早就愿和我們聯合作戰。現 在是時候了,我們需要他們的幫助。”
“他們連一支槍也沒有,都是些大刀長矛,可赤衛隊有 四十多條槍,力量懸殊,我們不是他的對手!”陳競進為難 地說。
朱亦岳堅持已見:“萍鄉白竺赤衛隊有八十多人,加上 我們蓮花赤色隊,人數比靖衛隊多一倍以上,只要齊心協 力,一定能把敵人打垮。今天讓我去與他們談妥,2月13日(農歷正月二十二日)雙方就在此地集合,把敵人打個措手不及。”
赤色隊員們都同意朱亦岳的計劃。朱亦岳趕到白竺一 看,著實吃了一驚,因為他們也是臨時拉起的隊伍,連大 刀長矛等武器都很缺乏,但小伙子們很熱情,迫切希望打 大仗繳敵人的武器來武裝自己。隊長也和陳競進一樣,有 同樣的思想顧慮。他說:“敵人人多勢眾,武器又好,我們 不是去送死嗎?”朱亦岳鼓勵他們說:“大家不要悲觀,古 今中外,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例子多得很呢,只要計謀 好,無往而不勝。”接著,大家坐下來,仔細研究奇襲敵人的方法。有人說:“敵人都駐在長發祥飯店,這棟屋是磚木 結構,樓上全是木板,容易著火,如果用火攻,一定能 取勝。”
“對,用火攻!”朱亦岳說:"但是飯店四周有圍墻,木 樓在高處,怎么能點上火呢?”
大家岀主意,想辦法。萍鄉白竺山區群眾多用哂墊曬 谷,曬墊是蔑織的,容易燃燒,把曬墊捲起來,一頭塞上 棉花,灑上煤油,就是一支長火焰,完全可以用它來點燃 長發祥飯店的木樓。與此同時,大家還用豬尿泡裝洋硝,當成火箭,射上樓去引燃。一切準備得當,2月13日深夜,兩支隊伍在坊樓會合,向長發祥飯店發起突然進攻。當夜天氣寒冷,靖衛隊都在飯店中睡覺,有的還在賭錢,聽見槍響,倉促應戰,不知所措,樓上樓下一片慌亂,那些火把很快把木樓引燃起來了,一時間烈焰四起,黑煙團團,煙薫火燎,靖衛隊員們叫苦不迭。朱亦岳更是自告奮勇,到處發動群眾往煤油桶中放爆竹。一時機槍聲亂響,喊殺連天,正不知來了多少人馬。這一仗,把靖衛隊長劉歧生打得喪魂失魄,躲進木樓側面的牛欄屋中,方才逃得性命??斓轿甯烀?,怕天亮了暴露赤色隊的實力,朱亦岳這才勸陳競進趕快收兵。后來清點戰場,這次戰斗雖然獲得全勝,卻只繳到敵人一支半槍(其中一支被敵人卸去了槍機),對赤色隊的實力増加不大。
根據當前的形勢,為了迅速發展赤色隊的武裝力量,朱亦岳、陳競進等和大家討論,決定采取三種辦法:一是用錢購買散落在民間的槍支火藥;二是聘請會修槍的技術工人來修理破舊的武器;三是到井岡山或安源等處去請求上級支援。
一天,陳競進得到一個信息,說是民國初年,坊樓有 個叫仔古的農民,在六市開飯店。梭子兵農民起義時,首 領巫德明,帶幾十個弟兄在六市通往萍鄉的官道上埋伏, 他們裝做在農田中勞作,軍閥沈鳴英的部隊從官道上經過, 看見這些精壯的小伙子,便抓他們來挑腳,他們也不逃走。 這伙人扛著洋槍走上了高步嶺,來到密林深處,一聲呼嘯, 連同扛著的槍械,一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那些丘八們是 外地人,不熟悉地形,根本找不到他們。就這樣得到了很 大一批輜重物資?;貋淼臅r候,幾個人扛著箱子來到仔古 的飯店里吃中飯。仔古看出他們是一伙強盜,扛的一定是 金銀財寶,便將他們灌醉,偷偷地將其中一個箱子留下, 事后打開來一看,卻是滿滿一箱子彈。他怕暴露目標,不 敢聲張,便把這一箱子彈埋藏起來。以后幾十年,這箱子 彈從沒有露過面。陳競進得到這個消息,心中大喜,便親 自去找仔古本人,要購買他埋藏的子彈,仔古怕惹是非, 死也不肯承認。陳競進沒法,只好作罷?;貋硐蛑煲嘣勒f 起這件事,朱亦岳很有把握地說:“你不要擔心,我有辦法叫他把子彈交出來。”
這一天,朱亦岳找到與仔古要好的赤色隊員,請他把 購買子彈的錢秘密交給仔古的老婆,一定要她收下,并對 她說:這箱子彈現在已經露出了口供,你即使不賣給赤色 隊,將來李成蔭的靖衛隊知道了,也會逼你交出東西來的,
他們不僅不會給你錢,還會說你“通匪”,教你家吃虧的。仔古老婆一聽,這話有理,便將這話告訴仔古,仔古聽了,嚇出一身冷汗,立馬將子彈箱挖出來,交給了赤色隊。
赤色隊得了子彈,又傳來一件喜事。當天打長發祥,繳到一支沒有槍機的壞槍,卻剛好有個良坊人帶來一支槍機投降。用槍機套上槍筒,卻斷了撞針,自然打不響。陳競進急了,湊巧坊樓有個銀匠鋪,銀匠師傅叫艾紫泉,他會修槍,但他怕惹事,不敢參與,他有個女兒叫艾游媛,是陳競進創辦的新城小學的學生,思想很進步,陳競進便動員她說服父親修槍,雖然成功了,但是他一個人修不了槍,還得找鐵匠賴師傅幫助。朱亦岳人緣好,在坊樓經常找賴師傅喝酒談天。陳競進便找他去說和,朱亦岳聽了笑道:“好啊,赤色隊既然成立了,是該找幾個人,成立一個 修槍所,以后繳獲了敵人的武器,可以及時得到修理。”
這個意見陳競進非常贊成。但是等槍修好了,修槍所 也搭起了班子,朱亦岳卻不知去向了,大家都很奇怪,這 個朱胡子去哪里了呢?
上一篇:撲蓮城慘遭橫禍
下一篇:請援兵引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