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1928年2月間,春節剛過。此時,蓮花紅色地方武裝赤色隊剛剛成立,武器只有一支槍,黨組織也恢復不久,革命勢力單薄,時時受到敵人的壓迫。為了壯大紅色地方武裝的聲勢,蓮花黨組織負責人朱亦岳秘密到萍鄉安源,與湖南省委取得了聯系。因為走得匆忙,沒有通知家里,所以家里操心,不知他到那里去了,又怕他去白區遇到敵人逮捕。其實他是專程請援兵去了。因為他聽說湖南方面地方武裝很強,便想通過省委搬些援兵到蓮花來。在安源遇到當時中共醴陵縣委書記劉文輝,他非常熱情,很愿意到蓮花工作,他認為蓮花在大革命時期搞得紅紅火火,群眾基礎很好,地方武裝可以大顯身手。如果條件允許,還準備把醴陵縣委遷到蓮花來辦公(因為湖南方面反動勢力很大)。他介紹朱亦岳與醴陵赤衛團負責人牛龍認識,聽說蓮花需要武裝力量支援,牛龍立刻答應帶醴陵赤衛團到蓮花來。朱亦岳十分高興,說只要他們肯來,待遇可以從優。雙方一拍即合。2月下旬,劉文輝肩扛扁擔,腳穿草鞋,化裝成一個挑腳的苦力,來到蓮花山背村,他是來打前站的。在山背與蓮花紅色獨立團接上了關系,獨立團第二天到攸縣石橋打土豪,劉文輝隨部隊,一路上與獨立團長陳競進等人商議醴陵赤衛團來蓮花后的安排。陳競進對此事并不十分贊成。因為他聽說湖南部隊很兇,而蓮花地方武裝又很弱小,人少槍不多,怕受欺負,但朱亦岳極力撮合。接著醴陵赤衛團就來到了蓮花。一共20余人,16支長槍,2支手槍,領導人除牛龍外,營長姓馬,連長姓牛。有兩個班,一班長名熊松,二班長陳明德。與蓮花紅色獨立團會合一處,在石橋住了一晚,第二天來到蕉葉沖,在南陂的下沿江村駐扎。這時傳來消息,縣城靖衛隊下鄉“剿匪”來了,陳競進想聯合他們與靖衛隊打一仗,壯壯聲威。但牛龍以醴陵赤衛團剛到蓮花,情況不熟為由拒絕參加。其實他是怕力量相差懸殊,丟掉老本,失了面子,于是率先帶領該部撤退,不聽蓮花黨和部隊的指揮,以后自由行動,毫無約束。他們到處打土豪,搞經濟,殺人燒屋,全然是無政府狀態。還批評蓮花的黨組織和紅色獨立團行動太右,燒殺太少,沒有把“小資產者變成無產,然后強迫他們革命”。陳競進、賀國慶等蓮花勸牛龍約束部下的行動,不能盲目燒殺。牛龍反唇相譏。雙方意見爭執不下,鬧得很僵。不僅如此,牛龍還對坊樓區主席陳躬耕說:“你們今天殺了多少人,燒了多少屋?”陳躬耕聽了很氣憤,說: “殺了九十九個,還差一個,殺了你湊數吧。”在經濟方面,牛龍領導的醴陵赤衛團更是為所欲為。他們打土豪,財物從不上交,由本人裝腰包。將土豪家屬交出的黃金白銀,請坊樓銀匠師艾紫泉加工成金銀戒指,每人手上戴滿了戒指,到處顯擺。醴陵赤衛團認為越搞得“激烈”就越革命。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許多中產階級,如六市楊立堅、劉乃基家的房子都被他們燒毀了,叛徒楊良圣是羅市人,醴陵赤衛團沒有經過區政府同意,就去抄楊良圣的家,沒有抓到楊良圣,只抓到楊良圣的弟媳,準備殺了她報仇。這個女人懷有身孕。區主席得到消息,趕快寫條子請他們別殺。因為楊良圣的弟媳并不是反革命,何況她肚子里還有條無辜的小生命。不料送條子的人未到,人就被殺掉了。這樣一來,在群眾中造成極大的恐怖情緒,紛紛進城逃避,獨立團失去了群眾基礎,很快就孤立無援,在農村立腳不住。
因為醴陵赤衛團是朱亦岳搬來的,大家都把矛頭對準朱亦岳,說他破壞革命,朱亦岳有口難辯,只好又到湖南省委去請示,不料卻換了一頓批評。原來中共醴陵縣委和醴陵赤衛團在老家湖南,因為執行左傾路線,濫殺無辜,受到群眾反對,已經無法站住腳,這才到蓮花來。來到蓮花,舊性不改,仍然依仗武力大燒大殺。看到這種情況,蓮花黨組織和紅色獨立團領導同志立即開會研究對策,有人在會上提出,“醴陵赤衛團到蓮花來協助我們工作,他們全團人,又歸湖南省委領導,我們無法約束他們”。朱亦岳也在會上發言說:“此事我已經請示了湖南省委,他們在湖南燒殺成了習慣,反而認為我們右傾,燒殺不夠。看來我們只有另想辦法了。請神容易送神難,只怪我當時考慮不周,招來這個麻煩事,真是愧疚得很!”此事如何解決,賀國慶建議說:“現在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趕快寫信去請示井岡山湘贛邊界特委和毛委員,不然蓮花的革命就會斷送在他們手上。”
大家一致同意這個意見,當下就研究決定,派賀國慶 的弟弟賀國強和獨立團戰士顧明才去井岡山送信,這會因 為他兩人一個學過裁縫,一個學過理發,有職業掩護,又 都很年輕,就說是到寧岡去學手藝的小徒弟,這就容易躲 過敵人嚴密盤查的崗哨。二人去了七八天,返回蓮花,帶 回湘贛界特委和毛委員的指示:醴陵赤衛團在蘇區搞燒殺, 是十分錯誤的,蓮花黨組織和有關單位要立即勸阻他們。
接著湘贛邊特委派劉珍同志來蓮花,召開黨團會議,傳達 黨的六中全會精神,堅決制止蘇區軍事上的左傾盲動主義。 這樣,醴陵赤衛團在蓮花的燒殺行為才得以遏制。以后赤 衛團的馬營長調寧岡,部隊由熊班長負責。1928年7月,醴陵赤衛團準備回湖南去,中共蓮花縣委書記朱亦岳,紅色獨立團團長陳競進等人勸他們暫時不要去,因為此時正當井岡山“八月失敗”之際,湘贛邊境集聚了敵人大批主力部隊,轉移很困難。牛龍等不聽勸告,下決心離開蓮花。部隊從六市西坑岀發,走堯水過錢塘山。天氣炎熱,戰士們水土不服,很多人患痢疾,戰斗力大減,行動緩慢。走到攸縣皇圖嶺,遇到敵人的大部隊攔截,一場激戰,損失慘重,醴陵赤衛團幾乎全軍覆沒,剩下少數人,無法回醴陵,只好返回蓮花,改名為醴陵赤衛隊,由漆容負責,在蓮花紅色獨立團的幫助下,糾正了過去的錯誤,努力戰斗,辛勤工作,以后也發展到了30多人槍,一直與蓮花同志并肩作戰,為蓮花人民的革命事業作岀了貢獻。
中共蓮花縣委書記朱亦岳對醴陵來的這支部隊,一直 十分關心和支持。朱亦岳調出蓮花以后,這支部隊后來轉 為湘贛省武裝交通隊。是秘密狀態下的武裝組織,任務主 要是護送革命領導及他們攜帶的文件和物資。共有12個隊員,交通線從湘贛邊區的蓮花縣洋橋到湖南醴陵的關王廟(現屬株州),每次行動一般二至三天,從蓮花洋橋出發,進入攸縣,再經過柏樹下、樟樹沖、王家坊、太平山、廣寒坪、瓏上瓏下,一直到北鄉關王廟,這個交通隊一直 堅持到1934年長征前夕,大部分同志隨紅軍長征了。
回憶人:劉振鴻
上一篇:回憶貫山之戰
下一篇:李偉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