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1
4月中旬末,毛澤東率領擔任后衛的工農革命軍第一團,由酃縣十都開進縣城。早在水口時,他已布置一個排同著宜章的農軍先行出發寧岡,第一團擔任斷后。毛澤東的意圖是收容走在后面的零星農軍,同時防備敵人從后面追來。酃縣特支的負責人周里等趕到縣城向毛澤東報告,吳尚第八軍的一個團會同羅定的保安團已從茶陵追過來,前鋒已抵馬江、浣溪。眾人聽后都有些驚訝。毛澤東說,敵人在安仁沒有攔住朱德他們,就追到這兒來了,大家看怎么辦? ”何挺穎和張子清都說,把他們打走就是。毛澤東點頭道:“敵人是想在我們的家門口撿便宜,襲一下再走。我 們一定要御敵于家門之外! ”張子清提出:“估計敵人先要占據縣城,我軍須搶先占領城外高地。我這就帶人去察看地形。”毛澤東稱是,接著對周里說:“你同張團長他們一道去吧。”
酃縣縣城四周是山,地勢險要。尤其是西邊的暗公潭一帶, 山陡林密,一條水流湍急的碧江自兩山夾峙中流過,從茶陵通來的湘贛大道蜿蜒在河邊。
4月20日上午10時,湘敵吳尚第八軍張敬會團與羅定的保 團趕到。工農革命軍第一團已依次占據了湘山寺、龍王廟、格麻形等高地,毛澤東與張子清在接龍橋左側的山頭上指揮戰斗。
這場阻擊戰打得甚為激烈,持續了5個多小時。第一團占據有利地形擊退了敵軍的七八次沖鋒。受到重創的敵人見占不到便宜,于黃昏之際自行撤出戰斗,向茶陵浣溪方向退走。
酃縣縣城的阻擊戰,趕走了企圖趁朱毛兩軍會師之際竄進井岡山襲擾的尾追之敵,為工農革命軍進人湘南的接應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然而不幸的是,張子清團長在戰場指揮中受傷, 一顆子彈打進腳板的踝骨里,后來成了致命傷。
4月24日上午II時,毛澤東帶著第一團回到龍市。由于派了人打前站,南昌起義軍余部和部分湘南農軍知道毛澤東的部隊要從酃縣回來,很多人等候在龍江木橋的街頭。當第一團的隊伍從河西小街出來走過木橋時,等候已久的人們迎上前去,互相握手問候,那情景十分熱烈壯觀。后來人們將這座木橋稱作“會師橋。”
毛澤東與何挺穎等人從河西丫叉坳走過來。剛到劉德盛藥 店放下行裝,何長工與袁文才就趕到了。毛澤東問明朱德、陳毅 住在龍江書院,便說:“走,看他們去!叫上宛希先、龍超清他們。”
龍江書院這邊的朱德聽說毛澤東要來,趕忙要王爾琢通知各路農軍的負責人到書院門口迎接。
朱德等人在門口等不多久,毛澤東帶著七八個人從小路走過來,快到跟前,何長工指著朱德向毛澤東介紹:“他就是朱德同志,左邊那位是陳毅同志。”毛澤東嗯了一聲,微笑著快步走上前 去。幾乎是與此同時,朱德也到了跟前,兩人伸出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用力搖動著,是那么熱切,那么深情!
隨后,毛澤東同陳毅、王爾琢等人一一握手,簡單敘話;朱德也在何長工的介紹下,同何挺穎、宛希先、伍中豪等人握了手。張子清是用擔架抬著來的,朱德俯下身拉住他的手,關切地問他的傷情。
何長工大聲喊道:“大家到里面的樓上坐吧。”
毛澤東與朱德并排走在前面,走過池上的狀元橋,進到明道堂,穿過后廳,登上了三樓文星閣。閣樓里已擺好十幾條長凳,人 們紛紛坐下來,愉快地說笑交談,氣氛十分熱烈、融洽。這是朱毛兩部的精英人物,均是團以上黨政負責,根據何長工等人的回憶,參加會見的有30余人。
毛澤東的心情格外愉悅。他向閣樓里環視一遍,對眾人說: “同志們辛苦了!歡迎大家來到井岡山! ”他的話音一落,朱德接話:“我們早就想到井岡山來,沒想到在湘南逗留了這么久,現在終于來了!”
毛澤東贊嘆道:“這一回,湘、粵敵人出動7個師的兵力夾攻湘南,到底沒有整倒你們。”
朱德深表謝意作答:“我們轉移得快,全靠你們掩護!”
接著,毛澤東向眾人簡要地介紹了湘贛邊界的地理、經濟、 政治各方面情形,說這里是積蓄和發展革命力量的好地方,大家要齊心合力把井岡山這塊地方經營好。略停,毛澤東提出,兩支隊伍要統一編隊,過些時日再召開一個慶祝大會。
朱德贊同道:“是要盡早統一編隊,我看可以編成一個軍,大家意見怎樣?”
在座的們聽了毛澤東和朱德的提議,都表示贊成。毛澤東說:“過些天再具體研究一下吧。”
時隔不久,中共湘南特委作出了相應決定。
井岡山會師,匯聚了秋收起義部隊、南昌起義軍余部、湘南 暴動農軍和井岡山地方武裝四方面的部隊,總人數在12000人以 上。根據陳毅1929年9月1日《關于朱毛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 記載,各部隊人員數量如下:“朱部2000余人,湘南農軍8000余 人,毛部千余人,袁、王各300人。”陳毅所說的湘南農軍,是指各縣的農軍師、獨立團等有軍事建制的隊伍,沒有包括四五千其余 ,人員。據當年擔任中共寧同縣委組織部長的劉克猶回憶:朱毛會師時屯于寧岡的人數達到17000人之多,除了把整個龍市住滿 了,還分駐到張亞、莊前、小源口、石陂等村莊;為要滿足這么多人的吃糧,寧岡縣委和縣工農兵政府以很大的精力抓糧食的籌集,許多地方的農民連來年的種谷都獻出來了,縣工農兵政府還在新城、大隴等地,組織農民到酃縣九都、十都和永新南鄉等地打土豪籌糧。
按照毛澤東與朱德商議,4月底的一天,在龍江書院召開了各支部隊連以上會議,討論統一編隊問題。會議決定所有部隊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取意于北伐戰爭時期葉挺獨立團所在的有“鐵軍”之稱的第四軍,以此番號以昭世人,振奮民眾;同時寓意朱毛第四軍也將成為一支鐵軍。
在商議第四軍的軍政主要領導時,眾人一致提議由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毛澤東馬上紅著臉說:“大家就別取笑我 了,我是被中央開除了黨籍的人,怎么當得黨代表呢?”
朱德和陳毅等人聞言倶是驚訝,問這是怎么回事。
毛澤東把周魯來了以后,也是在這個地方傳達中央《政治紀律決議案》的情形說了。
朱德又氣又好笑地說道:“這個周魯真是亂彈琴,亂傳圣旨! 這件事我知道,中央責備你放棄打長沙的既定方略,撤掉你的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還是保留了中央委員嘛,怎么開除了黨籍?”
“哦,是這樣嗎? ”毛澤東搖了頭苦笑著。
這時候的何挺穎、宛希先等人,恍然明白怎么回事,紛紛責怪周魯太不負責,害人不淺。
既然毛澤東仍是黨的中央委員,擔任第四軍的黨代表,那是無人可取代的,就是四軍軍委書記也是非他莫屬。還是朱德想得周到,提出讓與會者舉手表決,結果除毛澤東外,所有人都舉手贊同。毛澤東深受感動。
會議又決定陳毅擔任四軍的士兵委員會主任。這是紅軍初創時期與國民黨軍隊的區別,直至1928年12月,紅四軍才設立政治部。第四軍的參謀長,會議決定由王爾琢擔任。會議同時決定5月4曰召開慶祝兩軍會師并宣布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大會。
這次決定了若干重大事項的會議,后來稱為紅四軍第一次黨代表大會。
5月4日這天,天氣晴朗,陽光明麗,只見遠山含秀,翠色千層,田疇飄綠,一片蔥郁。慶祝大會在龍市木橋邊的沙洲上舉行。 沙洲中間搭設了大會主席臺,是用36只大禾桶架上門板鋪設的; 前面豎著的木頭上掛著臣幅橫聯,寫著“慶祝兩軍會師暨第四軍成立大會”的大字,會臺兩側插著幾十面紅旗。
剛到吃早飯的時分,寧岡各個區鄉的農民就陸續進入會場, 按照石灰畫好的范圍席地而坐。10時左右,沙洲上擠滿了人,會師的部隊也進了場,少說有3萬多人。農民們手里都舉著三角小 旗,赤衛隊帶來了梭鏢鳥銃,部隊都帶著武器,幾十挺輕重機槍和迫擊炮擺在主席臺下的空地上。那場面威武壯觀。
10時30分左右,大會司儀何長工用鐵皮喇叭筒高聲宣布:“大會開始! ”他的話音一落,幾十掛鞭炮同時點響,上百個號兵 一齊吹響整齊嘹亮的軍號,鞭炮聲和號音響徹云霄。鳴炮完畢, 何長工宣布由大會執行主席陳毅講話。
陳毅精神抖擻地走到臺前,以洪亮的嗓音宣布說:“根據黨的決議,參加會師的各支部隊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長朱德,黨代表毛澤東,軍士兵委員會主任陳毅,參謀長王爾琢。”
陳毅宣布了第四軍各團的建制后,由軍長朱德講話。朱德從建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講起,接著講到四軍今后要在羅霄山脈中段創建紅色政權。他的講話,不時激起會場上的陣陣掌聲。
接下來是毛澤東講話,臺下的軍民聽得心里高興,斗志倍增。毛澤東神采飛揚,一邊說一邊輔以有力的手勢,顯示一種特有的魅力。他講道:“眼下,我們的裝備不如敵人,但是我們的人數比他們多得多,因為有廣大的擁護革命的工農群眾,又有井岡山這樣的好地形,第四軍不愁打不敗前來進攻的敵人。敵人并沒有孫猴子的本領,即使有也逃不出我們的手心,因為我們有如來佛的本事。老話說荷花出水有高低,敵人也是有強有弱,兵力分布難保有不周到的地方,我們要善于抓住他們的弱點,抓住了就狠狠地打一頓;再來一個戰無常規,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樣就能掌握主動權,把敵人放在手心里玩。”毛澤東一停口,會場上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寧岡縣的各界民眾代表作了熱情的講話后,大會轉入文藝演出。演出的節目有秧歌舞、花鼓戲、京劇清唱、雙簧表演及器樂演奏。紅軍女戰士彭儒回憶回憶說,她表演了自編的獨唱《井岡山,我們想念你》,由宜章縣委書記胡世儉拉二胡伴奏。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到同年6月初按中央文件改稱為紅 四軍),下設三個師九個團。其建制和各團軍政名單如下:
第十師 師長朱德(兼)黨代表宛希先
第二十八團 團長王爾琢 黨代表何長工
第二十九團 團長胡少海 黨代表龔楚
第三十團 團長劉之至 黨代表蔡協民
第十一師 師長張子清 黨代表何挺穎
第三十一團 團長朱云卿(1928年秋伍中豪)黨代表何挺穎(兼;1929年1月蔡協民)
第三十二團 團長袁文才 黨代表陳東日
第三十三團 團長鄧允庭 黨代表鄺朱權
第十二師 師長陳毅(兼)黨代表鄧宗海
第三十四團 團長鄺鄘黨代表鄧宗海(兼;后劉泰)
第三十五團 團長黃克誠 黨代表李一鼎
第三十六團 團長李奇中 黨代表黃義藻
井岡山會師及成立朱毛紅四軍,形成了奪取中國革命勝利 的主力軍隊,不僅對于發展湘贛邊界的武裝割據,鞏固羅霄山脈 中段政權,而且對以后建立更大范圍的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 包圍城市的革^道路,奪取全國政權,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紅四軍成立之后,部隊分駐于龍市、大隴、茅坪三個地方。各團按照軍部的布置,建立連隊黨支部和士兵委員會,開展軍政訓 練,以提高戰斗力。時間剛過一周,就從永新傳來了敵情報告:贛敵第二十七師從吉安進駐永新。其第七十九團擬走煙閣、龍源 口,欲從正面向寧岡推進;另有第八十一團由永新拿山迂回過來,對寧岡形成夾攻之勢。軍部接報后,毛澤東和朱德都在考慮: 建軍伊始的第四軍如何抵擋贛敵的進攻呢?
上一篇:十四、湘南接應
下一篇:十六、紅四軍兩破“進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