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7
4月下旬,湘、贛兩省國民黨政府得知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軍余部及湘南農軍退到了湘贛邊界,在寧岡與毛澤東秋收起義部隊會合。國民黨南京政府接報后,5月2日,蔣介石簽發電文,命令湘、粵、贛三省政府“克日會剿”朱毛紅軍。國民黨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接到電令后頗為撓頭,因為江西的軍隊大部分奉調出省參加軍閥大戰,整個贛西只有楊如軒第二十七師,且防線拉得很長,分駐在泰和、萬安、吉水等縣。朱培德火燒眉毛救眼前, 兩令楊如軒收縮隊伍,先以兩個團夾攻寧岡,將朱毛紅軍扼殺在搖籃中。贛敵第二十七師從5月初開始收攏部隊,5月8日從吉安開出第七十九團、八十一團,10日抵駐永新,決定兵分兩路向寧岡進擊。這是江西敵軍對井岡山紅軍的第二次“進剿”。
接到軍情報告后,毛澤東、朱德在軍部所在地劉德盛藥店后廳,召開各團團長參加的軍事會議。毛、朱對這次迎戰十分重視,因為是紅四軍成立后的頭一仗。俗話說,“打架靠頭場”,要是頭一仗就敗了陣,那就折了銳氣。在會議上,第四軍的戰將們都贊同積極迎戰。朱德對眾人說:“我和潤之計議過,我們還是集中精銳,先把一路敵人打跨再說。為什么呢? ”朱德接著解釋,“斷其一指,勝過傷其十指,能在一路取勝就好辦。另外,這仗不能在‘家 里’打,我們要主動迎上前去。一潤之你看怎樣?”
毛澤東點著頭說:“這樣甚好。具體部署是否這樣,我和挺穎帶第三十一團到七溪嶺去,擋住一路敵軍;朱軍長和陳毅、爾琢 把第二十八團、二十九團拉出去,從茨坪、黃坳方向迎上去尋找戰機。”
朱德表示贊同。紅四軍第二十八團、十九團駐于大隴、茅坪一帶。5月9日一早,兩個團分別向茨坪開進,上午10時抵達。朱德令第二十九團為前衛再向黃坳開去。胡少海團長布置戰斗力較強的肖克第三營走在前面。
晌午時分,肖克營沿著陡峭的山間小路走出了朱砂沖。出得山口,尖兵班趕來報告,說黃坳村的河灘上、大路邊三三兩兩坐著許多敵兵。肖克聽說黃坳到了敵人,對幾個連長說:“敵人也是才到的,咱們乘其不備打過去!”
正在黃坳休息的敵人是第二十七師第八十一團的先遣營。 營長黃興邦按照團長周體仁的命令,打算吃完中飯向茨坪移動, 沒料到在此與紅軍相遇。當第三營打過來時,正在歇息的敵兵們猝不及防,一轉眼工夫就死傷了四五十人。村里的敵軍聽見槍聲趕來參戰,一到村口,就遇上一排排子彈迎面射來。敵兵見如此被動挨打,只得退回村里,遇上黃營長持槍立在路口,喝令再往前沖。敵兵又沖到村口,但見一大隊紅軍直撲過來,那亮光閃閃的梭鏢,就像6月里沙洲上的大片蘆花,只聽得喊殺聲驚天動地, 其勢好不嚇人。敵人知道抵擋不住這上千紅軍,慌忙朝著來的方向潰逃。
第二十九團正在打掃戰場,第二十八團跑步趕到。朱德見不到半個鐘頭就殲敵七八十人,自己只有七八人負傷,甚是歡喜。 他向胡少海、肖克問了情況后,要胡團長去找幾個俘虜過來。不多一會兒,胡少海帶來兩個敵兵,朱德笑吟吟地迎上前,和氣地 紅向兩個士兵問話。這二人都是云南籍,早就聞知朱德的名字,見這位紅軍的軍長如此和藹可親,恐懼心理頓時消失,按照朱德所問的如實作答。
朱德又向王爾琢、胡少海等人介紹敵周體仁團的情況:該團今夜在拿山宿營,明天上午將從五斗江插過來,直奔茨坪,再入寧岡。胡少海主張在朱砂沖設下埋伏,因為敵人必定從那兒通過。王爾琢認為敵人已在黃坳吃虧,明天不會在朱砂沖這樣的險要之處中伏,主張以一支小部隊開往遂川迷惑敵人,主力則在敵人的必經之地布下埋伏。朱德認為王爾琢所言很有道理,同意按此行動。
朱德一聲令下,兩個團的紅軍從黃瑣向下七方向開進。在村東坪地上,朱德向幾十個俘虜兵講話,宣布釋放他們。這些俘虜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回過神來,便驚喜萬分地往原路而去。
紅軍兩個團走出五六里地,在路邊停下來,王爾琢宣布部隊折向遂川的五斗江,前衛換成后衛,急步前進。
次日上午9時左右,敵周體仁第八十一團開到了五斗江。昨日下午,黃興邦帶著敗兵逃回來,被周罵了一通;黃昏之時,幾十個被紅軍釋放的俘虔趕到,說是朱德率部去了遂川。周體仁覺得正是打逬井岡山的良機,因此率隊向五斗江趕來。
周體仁團的官兵在村里開炊弄早飯,忽然村東的永公祠那邊槍聲大作。正在一個豪紳家喝茶的周團長大驚失色,與團參謀長趕往村東。只見一群群士兵跑過來,氣喘吁吁地叫著:“紅軍來 了!朱德來了! ”周體仁連連開槍,又喊又罵穩住了這些士兵,下令部隊集中火力向村外突圍。
敵軍到了村外,正覺得松了一 口氣,突然從長窩口沖出紅軍第二十八團的兩個營迎頭截住他們。周體仁和那些營連軍官聲嘶力竭地叫喊著鼓動部隊沖過去,無奈紅軍的火力猛烈,連沖兩次都通不過那片水稻田。筻糟糕的是,埋伏在長崗山的紅軍第二十九團和第二十八團三營從兩面殺過來,槍聲和吶喊聲震得敵兵耳麻心顫,夭多無心戀戰,只顧四散逃命。那些被嚇得跑不動的,看見紅軍就像秋風掃落葉般席卷過來,干脆立著不走,等待繳槍。
這場伏擊戰打了一個多小時,敵第八十一團被殲滅過半,另有200名官兵被紅軍俘虜,周體仁帶著不足一個營的殘兵拼命奔逃。紅軍留下一個連打掃戰場,主力由朱德、王爾琢帶領,經拿山向永新縣城趕去,當天下午3時紅軍占據了縣城。
從新七溪嶺向寧岡進攻的敵第七十九團,被紅軍第三十一團擋在半山腰不得前行。黃昏之時,該團得知周體仁團在五斗江大敗的消息后,團長劉安華不等師部命令,帶著部隊撤走,繞開永新縣城退往吉安天河。
紅四軍第二十八團、二十九團占據永新縣城的翌日,毛澤東帶著第三十一團一營趕到,組織建立了井岡山區域的又一個縣級紅色政權——永新縣工農兵政府,彭文祥擔任主席。過了幾天,毛澤東對朱德說:“我們得回寧岡去,眼下有件很急的事要做。”朱德聽了,表示同意。
紅四軍回到寧岡所做的“急事”,是召開軍委會議討論由湘南農軍編成的幾個團去留問題。原來,紅四軍12000人駐在寧岡, 加上各縣的農民四五千人,每天至少需要300多擔稻谷,吃糧成為大問題。毛澤東在永新給中央的報告中驚呼:“吃飯大難! ”負責后勤供應的余賁民、范樹德等人,每天為籌集糧食晝夜忙碌。 這些由農軍編成的幾個團,因為不少人攜兒帶女,老幼相隨,無法出征打仗。而且這些人思鄉心切,吵著要回湘南,紀律便松松垮垮。
紅四軍軍委會議經過討論作出決定:鑒于進攻湘南的敵軍相繼撤走,讓第十二師的三個團,加上第三十團、三十三團,除留 ,下極少數負責外,全部返回湘南。
軍委的決定很快得到執行。湘南農軍除留下胡少海第二十九團,其他五個團及隨軍群眾全部返回家鄉。近萬人一走,第四軍保持了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一、三十二團四個主力團,全軍5000多人,變得精干多了。
壓在毛澤東、朱德心頭上的這塊“石塊”終于落了地,然而新的敵情又來了,他們的心情無法輕松。
紅軍占領永新縣城,雖然打破了前些日贛敵這次“進剿”,但是楊如軒部的元氣并未受到大傷。不到一個星期,楊如軒又重新糾集兵力,帶領本師全部和第七、第九兩師各一部,對井同山根據地發動第三次“進剿”。
紅四軍按照毛澤東與朱德在五斗江戰斗后總結出的“敵進我退”、“聲東擊西”的游擊戰術,主動撤出永新縣城,退到寧岡; 并以一支小部隊閃擊茶陵,將已進駐永新縣城的敵軍引出來相機下手。
5月15日,朱德與王爾琢率領第二十八團和三十一團一營, 從寧岡奔襲茶陵高隴。翌日上午,先行的第三十一團一營與湘敵 吳尚部一個團接戰,犧牲了營長員一民,只得退守譚延閭府第, 朱德率領第二十八團趕到后才得以解圍。軍部任命陳毅安繼任第三十一團一營營長。部隊正要離開高隴回師寧岡,軍部傳令兵飛馬傳信。毛澤東在信中寫到:紅軍遠襲茶陵,果然調動贛敵,楊如軒將以兩個團的兵力向寧岡進擊,另派一個團在永新西鄉警 戒茶陵方向,楊本人隨師部坐鎮永新城督戰,要朱德速率部隊東進奔襲永新縣城。
軍情緊急。朱德與王爾琢商量后,立即率部向永新方向前 進。部隊急行130里,于天黑時分趕到永新澧田,又連夜趕到澧田 以北的草市坳露宿。
5月17日上午10時,敵第七十九團團長劉安華率部從永新縣城趕到,進入了紅軍布設在草市坳的伏擊圈。該團的官兵們只知道他們的任務是在澧田一帶擔任茶陵方向的警戒,防備已到茶陵的朱德紅軍打到永新來。他們認為朱德的隊伍昨天還在茶陵的高隴一帶,不可能從一百幾十里的地方插翅般地飛過來。因此,當部隊行進在草市坳那條山間的小道時,沒有人想到紅軍就埋伏在柴茅叢生、矮樹茂密的山上,附近的制高點黑棟山已架著六七挺火力可及的機槍。
突然,一聲信號槍響,密集的槍聲頓時大作。騎在馬上的劉安華驚駭得差些從馬背上墜落下來。他挺身放眼一望,看見自己的士兵成片地倒下,迅即跳下馬奔到不遠處的土堆旁,觀察一陣后,傳令一營長趕緊帶人搶占左邊的山頭,掩護部隊朝前突圍。 這個營的士兵們剛到半山腰,機槍子彈雨點般密集地掃了過來, 一發發迫擊炮彈從天而降。敵兵知道上了當,急忙退下山來一道突圍。
此時的敵軍已是無心抵抗,爭先恐后地奔逃。前面的人跑到黑棟山山腳的時候,山上又有一股紅軍壓下來,打得敵兵們人仰馬翻,劉安華也飲彈斃命。余敵眼見三面被圍,只有往河邊逃命。 隨著沖鋒號音響起,紅軍2500人從幾個地方沖出來,敵軍個個嚇得魂不附體,許多人干脆舉槍投降。
戰斗基本結束,朱德傳令留下第三十一團一營二連打掃戰場,部隊馬不停蹄地向永新城追去。
正在永新城師部聽留聲機的楊如軒,接報第七十九團在草市坳被紅軍殲滅,紅軍已向縣城追擊,簡直不敢相信有這樣的事。直到城外槍聲大作,又有幾個參謀慌忙進來報訊,楊如軒才趕緊奔到院子里,騎上一匹馬向北門逃去,突然一顆子彈擦耳飛 過。楊如軒慘叫一聲跌下馬來。后面的參謀、副官趕緊勒馬下地, 扶起楊師長又看又摸,發現只是耳根的地方皮破血流,并無大礙。眾人忙將驚魂未定的師長扶上馬,繼續向城外奔逃。紅軍第二次攻占了永新縣城。
這次戰斗,紅軍基本殲滅了敵第七十九團,殲滅敵第二十七師師部和第二十七團一個營,俘敵將近300人,擊斃團長劉安華, 擊傷師長楊如軒,繳獲迫擊炮7門和許多彈藥,還有20多擔銀洋。贛敵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進剿”又被粉碎。
草市坳戰斗,是一次成功的長途奔襲戰,實際上運用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追”的游擊戰術。那是毛澤東在吸收朱聾子“打圈”戰術和萬安農民暴動經驗總結出來的,朱德通過這次戰斗又加上了“敵疲我打”一條,形成了紅軍游擊戰術中的“十六字訣”。這是毛澤東、朱德等人將井岡山綠林的“鉆山”戰術與割據現實完美結合起來的偉大創舉。
朱德率部在永新縣城休息了一天。5月18日下午,軍部傳令兵帶來了毛澤東寫的信,信中說部隊可分散到永新的農村做群眾工作,要朱德、陳毅、王爾琢、何長工趕回茅坪有重要工作。朱 德將信給他們看,四人都猜不透有什么重要工作等著他們。
上一篇:十五、井岡山會師
下一篇:十七、毛澤東“一大”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