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
9月26日,紅四軍回到茨坪。譚震林與袁文才已在頭天下午聞知信息,趕到茨坪與毛澤東、朱德等人相見。分別兩個多月,其間發生了許多變故,毛澤東詢問了一些最想知道的情況后,憂大于喜,心情不禁沉重起來。紅軍大隊被拉往湘南后,湘贛邊界又 遭受到“八月失敗”,各方面的損失比“三月失敗”大得多。紅色區域遭受敵人嚴重摧殘,被殺之人,被焚之屋,多得難以計數。尤其是許多黨政組織塌了臺,割據局面亟待恢復。聯想到第二十九團的覆沒,王爾琢的犧牲,加上個“八月失敗”,毛澤東內心痛苦不堪,深感紅色政權的創建之難!
9月29日下午2時,茅坪鄉工農兵政府主席謝貴山趕到茨坪, 向袁文才報告說,他們抓到駐扎于新城的贛敵周渾元旅周宗昌營買通的兩個女探子,挑著貨擔來到茅坪刺探軍情,意在弄清紅軍主力是否從湘南回來。謝貴山報告的時候,毛澤東和朱德在 場。朱德當即說:“謝主席,你這就趕回去,把兩個女探放了,讓她們看實紅軍還沒有回來,我們這邊另作安排。”袁文才立時明白朱德的用意,也對謝貴山交代:“你回去后多派幾撥人到新城去 打探消息。”謝貴山見說心里有了底譜。
10月1日凌晨,前一天晚上10點鐘才回到茅坪的紅軍,由林彪帶領第二十八團,朱云卿帶領第三十一團,開到距茅坪兩里的坳頭隴,在兩邊山上埋伏起來,另有袁文才帶第三十二團一營經牛亞陂、壩上繞到赤坑村斷敵退路。紅四軍以6個營的優勢兵力等待新城駐敵的入侵。
果然不出朱德所料。駐扎在新城的敵營長周宗昌派人打探到紅軍尚未回來,于10月1日清早率領本營人馬及寧岡縣靖衛團 300多人,向茅坪進犯。敵軍每人攜帶草紙10刀,煤油1瓶,想把茅 坪的房屋燒光。
坳頭隴是個狹長的山沖,兩邊山峰聳立,中間一條石階小 路,就像一個張開口的布袋。敵人放心大膽地鉆進了這“布袋” 后,第二十八團從兩側山頭殺將下來,第三十一團在前面封住口 子,第三十二團從赤坑開過來堵住退路,僅半個多小時,敵軍就 在這湯澆蟻穴般的打擊中,全部被殲,敵營長周宗昌被活捉。紅 軍乘勝追到新城、龍市,一天內收復了寧岡全縣。
10月2日,毛澤東、朱德在茅坪與譚震林、袁文才、宛希先和 正在生病中的楊開明等人,對湘贛邊界如何重開割據局面,商議了一個整天。
毛澤東通過交談和詢問,對于“八月失敗”給邊界造成的重大損失,有了更為具體的了解。紅軍大隊被拉往湘南后,邊界的 各縣城和平原區域概為敵軍所占,在敵人有計劃的摧殘下,紅色政權和黨組織大部塌臺。那些混進黨內的投機分子,有的成了縮頭烏龜,躲進山里不敢出來領導群眾斗爭,名曰“打埋伏”;有的 反水投敵,帶領敵軍捉拿同志。這種情形幾乎在每個鄉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由于黨組織的癱瘓和喪失戰斗力,嚴重地影響到群眾 的斗爭情緒,許多和群眾悲觀地認為,革命的紅旗真的打不下去了。
滿臉病容的楊開明看了一下宛希先,帶著一種歉意對毛澤東說:“潤之,我們來不及完成你所布置的工作。”
宛希先接話說:“環境上也不允許。還是你說得對,割據必須是武裝的,軍事上不能取勝,其他工作無從著手。”
楊、宛所說的是同一件事情。對于湘贛邊界地方黨組織在7 月和8月上旬出現的那些不良傾向,毛澤東是有所了解的,他在赴湘南迎返紅軍大隊的前夕,就對宛希先鄭重交代,要他協助楊開明在永新、寧岡抓黨組織的整頓教育這項工作。然而,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這段時間,邊界仍舊處在白色恐怖之中,無法重開割據局面;加之楊開明重病幾乎喪命,特委人手不夠,所以對這項工作沒有著手。
毛澤東聽了楊開明、宛希先之言,嘆了一口氣,理解地說: “我對這場失敗的后果也是不曾料到的,在這樣的環境下當然無法進行黨的整頓工作了。”
眾人的話題仍然圍繞在黨組織問題上。譚震林感慨地說: “教訓是深刻的,今年5月間吸收的門檻太低了,很多問題都是從中派生出來的。”
毛澤東和在場的其他同志對譚震林的話都表示贊同。
邊界黨的“一大”以后,鑒于軍事斗爭的節節獲勝,紅色區域 得以鞏固發展,黨的組織也進人了大發展時期。到這時候,不但黨的機關公開了,而且突擊性地公開發展黨團組織,甚至下達指標規定完成多少任務。有的地方掛起公開征收黨團員的牌子,由群眾報名,填個表格就行;還有采取“串聯發展法”或拉夫式的方法。由于沒有認真履行在斗爭中培養、考察的手續,特別是沒有把住新的質量審査關,完全只圖數量的發展;因此,造成了太濫的現象,使一些投巧分子得以混人黨內。到6月中旬,寧岡縣發展到3000多人,永新縣有4000余人,蓮花縣也增至上千, 邊界各縣的數量一時增加到1萬人以上。
大量的事實使毛澤東等人形成了共識:黨組織的發展只圖數量上的增加,而不把好質量關,結果只能是黨組織缺乏戰斗力,白色恐怖一到,投機分子紛紛反水。“八月失敗”期間的情況就是這樣。
在下午的商議中,毛澤東提出:“情況已經很淸楚了,要重新打開邊界的割據局面,頭一件工作是黨組織的整頓。我看馬上召開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專門計論這一問題,兼及其他緊要工作。
毛澤東的提議,得到大家一致贊同。一年來井岡山武裝割據的經驗,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斗爭的布爾什維克黨”的建設,是 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很多的問題不從黨內得到解決,是不能打開斗爭局面的。大家經過討論,決定于10月4日召開中共湘贛邊界第二次代表大會。
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于10月4日至6日在茅坪步云山的白云寺舉行。紅四軍中黨的負責人及邊界各縣黨組織負責人, 共100多人,從各自崗位連夜趕來參加會議。
“二大”的重要議題,是討論邊界黨組織的現狀和改造辦法。 主持會議的毛澤東,首次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重要思想,進 —步回答了“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問題;并將“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錯誤”,列為紅色政權的長期存在并且發展的“要緊的條件”。他強調要從思想上加強黨組織的建設,增強黨的戰斗力。毛澤東心里很清楚,邊界各縣的黨,幾乎完全是農民成分的黨,良莠不齊,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果不進行組織上的整頓和思想上的再教育,黨的組織將難以領導艱苦的工農革命斗爭。
毛澤東在《政治問題和邊界黨的任務》的報告中,對于“八月 失敗”期間各地出現的黨內機會主義現象,作了多方面的列舉, 給予了嚴厲的批評,以一種急迫的心情提出立即在邊界厲行“洗黨”。
會間討論中,代表們對毛澤東闡述的“洗黨”問題,思想上引起了共鳴,他們列舉了各地黨組織嚴重不純,投機分子反水叛黨 的例子,表示堅決擁護對邊界黨實行組織整頓。
大會決議案作出了厲行洗黨,對于成分加以嚴格限制 的決定。《決議案》中寫道:“指出過去一切黨內的錯誤,洗刷黨內機會主義的遺毒,改造各級黨部,使之走上真正無產階級領導的 道路,是今后各級黨部重要的責任。”決議中還特別指出:“在黨的改造當中,應完全站在無產階級的觀點上,極力注意討論和執行黨的新政策,堅決與過去黨的小資產階級、自由獨立、浪漫的分子作斗爭,嚴密防止‘獨立國’的傾向。”
會議還改選了中共湘贛邊界特委,第二屆特委委員為19人, 他們是:毛澤東、朱德、陳毅、譚震林、陳正人、袁文才、宛希先、何挺穎、楊開明、王佐、龍超清、劉天干、盤圓珠、譚思聰、譚兵、李卻 非、朱亦岳、王佐農、朱昌偕。譚震林為特委書記,陳正人為副書 記。是年12月,譚震林調井岡山前委工作,鄧乾元接任書記。
“二大”結束后,邊界特委以主要精力在寧岡、永新兩縣抓 “洗黨”工作,兩縣黨組織全部解散,重新登記。紅四軍派出 了20多名連以上下到兩縣的農村主持“洗黨”。永新的工作由宛希先主持,寧岡方面由陳正人主持,毛澤東與譚震林總攬全局。
“洗黨”工作程序是,在宣布原有黨組織解散后,由縣委或特 委派下來的指定支部的召集人,再由這位召集人召開秘密會議,確定哪些人參加重新登記。沒有接到開會通知或參加登記的人,就算已被除名清洗。被清洗的有以下幾種情況:工作消極,起不到作用的;被敵人捉去而沒有弄清情況的或有嫌疑的;有叛變投敵行為的。經過重新登記的,要在會議上檢查“八月失敗”期間的工作和思想狀況,談對“洗黨”的認識。重新成立的黨支部處于秘密狀態。
經過嚴格、認真的清査,一些存在上述問題的人被清洗出去 了。其中那些叛黨投敵后犯下了罪惡者,受到了嚴懲。這樣的人和事各地都有。寧岡喬林鄉黨支部成員陳彭壽,向酃縣十都挨戶團團總賈少梯暗傳情報,被鄉赤衛隊的哨卡截獲;“洗黨”時被抓起來予以處決。寧岡上寨鄉的劉定桂,叛變后帶著茶陵羅克韶的挨戶團襲擊幾個村莊,燒掉群眾的房屋80多幢;“洗黨”開始后,他躲在山上不敢回家,重新建立的黨支部派人將他抓住,予以了嚴懲。永新洋溪鄉的小地主汪玉瑞,混進黨內當上了鄉工農兵政府的財經委員,與另一個汪滿德包庇大土豪汪回生,與之密謀破壞分田;汪玉瑞被處決,汪滿德被清洗出黨。
湘贛邊界各縣黨的組織經過清洗后,人數大幅度減少。 例如寧岡柏路鄉黨支部原有72名,清洗后只剩下19人;大 隴區在6月統計的有400多人,重新登記后只有130人;絕大部分的鄉黨支部有三分之二的被清洗。
根據楊開明等人的材料記載,經過清洗,湘贛邊界各縣的人數在4000左右。從數量上看減員是很大的,但戰斗力則大大地加強了,更能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一些老同志回憶說,通過這次“洗黨”,得到很大的思想教育,接受任務不講價錢,工作很努力,處處注意發揮的帶頭作用。
組織上的整頓完成后,接下來進行的是思想教育。10月下 旬,特委在步云山、象山庵兩地舉辦黨團訓練班,輪訓區、鄉以上 的。寧岡、永新兩縣委也開班訓練基層支部的。毛 澤東、陳毅、譚震林、宛希先等人,抽出時間深入訓練班講課、作 報告。特委翻印了《怎樣做一個共產?》《共產黨綱領》等講 義,旨在增強對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教育,糾正非無產階級思想傾向;針對性地引導受訓人員談認識,借以“鏟除一般同 志的機會主義思想和封建小資產階級思想,確定無產階級革命人生觀”。
井岡山洗黨,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早進行的一次整黨運動,著重從組織上、思想上、提高戰斗力這三方面加強黨的建設, 以保持共產的先進性。這一運動的進行,為湘贛邊界重開武裝割據的局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為其后加強黨的建設積累了經驗。 ‘
上一篇:二十六、黃洋界上,眾志成城敗湘敵
下一篇:二十八、辟建軍事根據地